二十評李洪志第二講

  本頁特別說明:在反邪教、學術批駁法輪功方面,站長是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所以中央有關部門的曆屆有關領導都以電話等方式對站長表示關心和支持,對站長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所以懇請某些人今後不要再因為某些所謂的“敏感詞”而產生誤解。謝謝!

 

第二講、龍鳳精神映照千秋萬代

 

我這一講所講的內容主要目的也是為系統地、多方位地揭批李洪志的歪理邪說作准備。人類的發展曆史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任何一個民族,若沒有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柱,也就是說民族精神,那她就難以從容應對各種災難,就難以捍衛民族的尊嚴,就難以發展壯大。在這個世界上,曾經產生過許多的古代文明,但除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外,其他的古老文明都中斷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種重要的原因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的人的思想都被五花八門的宗教禁錮過,所以沒有形成真正的民族精神。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原因是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這種強大的民族精神就是龍鳳精神。絕大多數的崇尚龍鳳精神的炎黃子的思想沒有被任何宗教真正禁錮過,所以思想活躍、開放的炎黃子孫的先人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並世世代代地流傳下來。我花費了很大的篇幅論述龍鳳精神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希望有社會責任心的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充分認識國情,堅定信心,義無反顧地與所有的宗教騙子鬥爭到底!二是,讓宗教騙子們明白,自古以來多大多數的中華兒女就是不迷信鬼神的,所以中國的任何黨派執政都必須尊重民意,都不會准許宗教騙子妖言惑眾、招搖撞騙,所以在中國的任何宗教騙子都不會有好下場的。三是,讓少數迷信鬼神的人了解我國古人和外國古人的思想的演變過程,了解我國古人與外國古人的根本不同點,從而自覺以我國古人創造的龍鳳精神抵制“法輪功”等所有的封建迷信糟粕。

 

第一節、中國的龍文化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懷著自豪的激情高唱同一首歌,這首歌的名字叫《龍的傳人》:“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為什麼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為什麼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因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這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獨特的龍文化世世代代地影響著每一個中華兒女。那麼,中國的獨特的龍文化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呢?

一、中華民族的先人的自然崇拜心理演變概說

心理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人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人類最先是以一種普通動物的身份出現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以固有的原始本能適用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例如,蛇、青蛙低級動物會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寒冷的冬季,大雁等一些鳥類通過遷徙適用環境的變化等等。人類的祖先原始人最先也是像普通動物一樣以自己的本能適用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但是人類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發達起來,出現了思維活動,於是產生了心理。

自然崇拜心理是原始人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崇拜範圍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風、雨、雷、雪、雲、虹等天體萬物及自然變遷現象。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現象表現出生命、意志、情感、靈性和奇特能力,會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對之敬拜和求告,希望獲其消災降福和佑護。自然崇拜與人的社會存在有著密切關系,人類原始部落群體因其生活環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然崇拜對象及活動形式,一般都崇拜對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區的社會生產與生活影響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並且具有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等地域及氣候特色,反映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豐產富足的實際需要。原始自然崇拜,後因對其崇拜對象的神靈化而發展出更為抽象的自然神崇拜,形成天體之神、萬物之神、四季之神、氣象之神等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自然神靈觀念和與之相關的眾多祭拜活動。在中華民族之外的所有古老民族中,自然崇拜這種具有原生型特點的原始宗教崇拜形式自遠古社會延續下來,成為流傳至今的宗教信仰之一。

我通過研究發現,中華民族的絕大多數的先人的自然崇拜心理大致經過了六個階段:

一是,恐懼階段的心理。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電閃雷鳴,令先人不寒而栗;颶風驟雨令先人萬分恐懼;嚴冬暴雪令先人毛骨悚然;風調雨順,令先人快樂無憂;太陽東起西落、月亮陰晴圓缺、大海潮起潮落、日食月食、海市蜃樓、行星的有規律運動、從天而降的隕石等自然現象,更是令先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些來自於的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曾使先人困惑不解面對著變幻莫測的“先人產生了束手無策的恐懼心理,只能俯首從命,只能發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感慨。“地”是人們生存的環境,“地”孕育了萬物,但是“地”有時候也會突然變化無常,有時候地動山搖,有時候火山爆發,大的地震造成了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的巨大變化,等等。面對著變幻莫測“地”,先人產生了束手無策的恐懼心理,只能俯首從命

二是,敬畏階段的心理。這個階段的重要標志是原始宗教和巫術活動的產生。天地的自然現象,使先人認為“天上”和“地下”都存在著一種神奇的“超自然的力量”,但先人深信”、“地”既能帶來幸福,也能帶來災難,不能不對它敬而畏之。先人對“”、“地”敬畏心理,導致了原始巫術活動的產生,其中最重要的巫術活動就是祭天、祭。在甲骨蔔辭中,就有許多殷民祈禱蒼天的記載,也有許多巫師問蔔於天,天作答複的記載。《管子·封禪篇》記載了遠古時代的無懷氏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周成王等都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儀式。封為祭天(多指帝王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為祭地(指在泰山下祭地)。《詩經》、《尚書》、《禮記》、《史記》等書中也記載了古人祭天、祭地的活動夏、商、周三個奴隸制朝代都設立了專門負責祭祀的機構和官員。

三是,抗爭階段的心理。隨著人的大腦的進一步發達,隨著勞動工具不斷改進及古代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古人已經不甘心任由自然擺布,產生了改造自然的想法和行動。這個階段的重要標志是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先人敢於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戰天鬥地的大無畏精神。

四是,轉化階段的心理。很多古老民族在其童年時期,幾乎都有過崇拜的曆史。中華民族的先人最重的自然的崇拜心理也是對天的崇拜,後來對天的崇拜心理部分轉化為崇拜龍、鳳的心理,部分轉化為祖先崇拜心理和崇拜聖人的心理。

五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的故意神化心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借人們的對自然的崇拜心理鞏固其統治地位,故意將自然崇拜神化。例如,第一個奴隸制朝代夏朝鼓吹“君權天授”;第二個奴隸制朝代商朝統治者創造了一個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帝”;第三個奴隸制朝代周朝雖然不再說“帝”,但是最高統治者卻自稱天的兒子——“天子”,意思是說他是代表天管理黎民百姓;從秦始皇之後的曆代最高封建統治者皇帝都是自稱“天子”。西漢時的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直接鼓吹“君權神授”。

六是,質疑階段的心理。質疑階段的心理狀態可以說是半信半疑。一方面,隨著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人們對日月星辰的運動、四季交替的等規律有所發現,因而對天、地的迷信程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於對電閃雷鳴、海市蜃樓、地震等自然災害還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很多人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一些思想家、學者通過發表思想、學術觀點婉轉地表達對“天意”、“鬼神”的否定。例如,薑太公通過闡述民本思想婉轉地表達“天意”的否定。管仲通過闡述“以人為本”的思想婉轉地表達“天意”的否定。孔子對天的半信半疑的表現更為明顯。一方面他通過編修《周易》,用陰陽思想解釋宇宙;另一方面,他的一些言論又是天命論觀點,如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孔子對“神鬼”采取了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他對“神鬼”的態度是一種非常理智的態度,那就是“敬而遠之”:“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他還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意思是說,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裏,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裏。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由別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樣。”其二,有些文人以文學作品對“天”表示質疑。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裏有很多詩對天命的懷疑與批判的思想其中又主要反映在西周末年厲幽時代的詩篇中例如,《大雅·蕩之什·蕩》中說道: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是說:你這個荒唐的上帝,本是下民的君主,而你這個凶暴的上帝,下的命令多不正當。在《大雅·生命之計·板》中甚至直罵上帝反常,讓下民遭殃。在幽王時代的詩,也以同樣的語言對上帝責罵著。《大雅·蕩之什·瞻印》說:瞻叩吳天,則不我惠。孔填不寧,降此大厲。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賤蟊疾,靡有夷屆。罪署不收,靡有夷廖。這是說,我抬頭瞻望吳天,老天你對我們沒有恩惠。人民長期不安定,老天降下了大災害。國中到處不安定,士民都在受罪。你們就像一群損害莊稼的害蟲,這樣下去,如何是好。這些對天的“不敬之詞,雖未否定人格的天,說明人們對天的信仰已經開始動搖。典型的作品當屬屈原的傳世名篇《天問》屈原在《天問》這首長詩中,一口氣提出了當時百餘個懸而未決的自然、社會、神話故事等問題。

七是,否定階段的心理。從西周末期開始一些普通百姓政治家和學者已經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周朝的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昏庸無能,結果他南巡漢水時,被船夫用特制的膠船暗算,葬身於魚腹之中。由此看來,周朝的最高統治者雖然自稱天子,但那個時候的很多平民百姓的內心中已經不畏懼“天”了,所以更不把“天子”放在眼裏了。具有大智的政治家和學者已經通過發表政治見解和思想學說旗幟鮮明地否定“天”了。例如,在老子的眼裏,“天”既想個大皮囊,又像個鳥蛋。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好像是個大皮囊,富有彈性,雖然空虛,一經壓迫,氣便外泄。他還說:“天之形狀似鳥卵,天包地外,猶卵之黃。”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的形狀就像一個鳥蛋,天包著地,就像鳥蛋殼包著蛋黃。正是老子的這種無神論的宇宙觀,有力地指導了後人對宇宙奧秘的研究探索。戰國末期的唯物主義的典型代表人物荀子在他的傳世名著的《天論》中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敬重天,思慕天,不如把他作為物來蓄養之,而控制他;順從天,頌揚天,不如掌握他的發展規律而利用他。荀子此觀點徹底否定了天命論和宿命論,其重要理論價值在於強調主體(人)對於客體(環境)的積極改造,強調人的創造性活動,為中國思想文化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對後人認識和改造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左傳》、《史記》等史書中還記載了很多政治家和學者反對天命論的觀點。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載:“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先秦時期的荀子唯物主義思想家的無神論觀點既代表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炎黃子孫的思想,也對後世的絕大多數的炎黃子孫的思想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另外,中華民族的古人對“”、“地”的崇拜、敬畏、抗爭、否定的心理過程雖然產生於遠古時代,但是在漢語的詞匯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在漢語的詞匯中依然清晰可見這使得漢語的詞匯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語意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表示對“”、“地”崇拜、敬畏的。例如,“被尊稱為上蒼蒼天”、“天公”、“天穹”、“天幕”、“天宮”等。再如,天命天國天堂天威天子、天王、天意、天倫天之驕子、天師天使天仙、天顏、天族、天邑天帝天老爺、老天爺、天王老子天皇老子);天馬、天作之合、天隨人願天知道、天兵、天將、天幫忙、天助我、天有眼(天開眼)、天字號、天字第一號天才、天賦、天性、天真天良、天命、聽天由命、樂天知命天機不可泄露、天無絕人之路天災、、天網恢恢天長地欠、天經地義、天羅地網、天造地設、天朱地滅天理良心天理難容天經地義天賜之福天賜良機應天承運應天順時聽天由命吉人天相皇天後土違天逆理天公地道人傑地靈、等等。另一類是表示對“”、“地”抗爭、否定的。例如:人定勝天戰天鬥地掀天揭地頂天立地震天動地撼天動地、改天換日、移天易日改天換地經天緯地縮地補天翻天覆地怒氣沖天補天浴日等等。

二、龍是何物?

當我們在著名古代都城倘佯的時候,特別是在北京紫禁城中、太和殿等遊覽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被那些威武神奇、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吸引了視線,就會產生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仿佛它們真有呼風喚雨的廣大神通,仿佛它們就要噴雲吐霧、騰空而去。但現實的世界中卻找不到它們的類似的“原型”,這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龍是何物?

龍是到底是何物?事實上早在2300多年以前,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又是偉大的哲人的龍的傳人就在“一碧萬頃”的洞庭湖畔提出了這個疑問,這個龍的傳人就是現在的龍的傳人眾所周知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在《天問》中,仰天發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曆?”因為當時就早已流傳著應龍幫助大禹治水的傳說。傳說大禹治水時,應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屈原的意思是說,幫助大禹治水的應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應龍怎樣以尾劃地的?

龍是中華民族的先人幻想出來的一種能溝通天地的神通廣大的“神物”。

1、原始宗教和巫術

一些原始人在對“超自然”力量的神的崇拜的基礎上創造了原始的宗教和巫術。原始宗教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有靈的,而且冥冥之中,還有主宰自然界的“神”。這個(或多個)神掌握著宇宙間的一切權力,可以福佑人類,也可以懲罰人類。但人們可以通過巫與神相通,求得神的庇護和幫助。在原始宗教中,對動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是狩獵,因而動物是人類在自然界中最感興趣的對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果腹,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凶猛動物的襲擊。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如鱷、蛇、魚、鳥等某些動物的體態,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遊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等)產生了崇拜和幻想。

原始宗教的產生還導致了巫術活動的產生。原始宗教把人類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系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某些動物就成了神的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為人與神聯系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著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人類由狩獵經濟向漁獵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為祭物這個習慣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為人神溝通的工具,由此,獻祭的動物也逐漸神聖化。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沖突,狩獵、耕種采集、遷徙等等。在甲骨蔔辭中,就有許多殷民祈禱蒼天的記載,也有許多巫師問蔔於天,天作答複的記載。

2、圖騰的產生

在巫術活動中原始人對獻祭的動物的神聖化產生了圖騰。“圖騰”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匯,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產生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以狩獵、采集為生的原始人認為每個氏族和某物有血緣關系,此物即被尊奉為該氏族的圖騰。圖騰被尊奉為本氏族的標志、象征和保護神,規定崇拜儀式,一般禁殺、禁食,同一圖騰所屬成員禁止通婚。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落後的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3、人類選擇圖騰的特點

縱觀世界各民族選擇作圖騰的動物來看,人類大多是選擇那些與自身的本領和差異特別大的動物做圖騰的。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蛇和巨蜥具有水陸兩棲和冬眠的本領,所以以蛇類和巨蜥作圖騰;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鳥類能飛行的本領,所以以鳥類為圖騰;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虎、獅、熊、狼、豺等這些動物的凶猛和強悍,因此以這些動物為圖騰;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牛的威力,所以以牛為圖騰;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馬能奔跑的本領,所以以馬為圖騰。還有的地域的人因為羨慕某種植物的“特異功能”,所以選擇某種植物為圖騰。世界各民族的圖騰中都沒有選擇猴類、猩猩類作圖騰的,因為這些動物與原始人的本領差不多;也沒有選擇蟬等動物做圖騰的,因為蟬等動物壽命短;也沒有選擇野兔、小魚等動物做圖騰的,因為這些動物的本領太小,處在食物鏈的低層次。

4、東夷太昊部落以蛇為圖騰

二十世紀的一些學者根據一些古典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認為在原始社會末期,龍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東夷太昊(又稱太嗥)部落的圖騰[筆者注:山東濰坊及附近地區為伏羲時代的東夷太昊部族的勢力範圍]。提出龍是東夷太昊部落的圖騰的學說的第一個學者是聞一多。《左傳》中雲:“太昊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杜預注曰:“太昊伏羲氏,鳳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名官。”聞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說:“龍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

史學家根據古籍記載和考古研究成果認為東夷太昊部落的圖騰的原型是蛇。為什麼東夷太昊部落崇拜蛇呢?史學家根據古籍記載和考古研究成果推斷,伏羲時代是以漁獵為主、農業為輔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蛇既能在水中捕獲獵物,又能在陸地捕獲獵物,蛇還能對地震、暴雨等大的自然災害有預感作用,所以以漁獵為主、陸獵為副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東夷太昊部落的原始人就自然非常羨慕蛇的本領了。

5、龍的產生

人們對蛇圖騰的神化產生了“龍”。在漫長的遠古歲月中,動物圖騰形象與其它原始宗教中動物崇拜形象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龍形象。人們對圖騰的崇拜不斷神化從而使蛇圖騰升華為具有廣大神通的能溝通天地的“神物”——龍,於是人們把對天地的敬畏心理轉化為對龍的崇拜心理。後來的著名部落首領為了借助於人們對龍的崇拜心理提高自己的號召力,以便有效地組織人們與大自然抗爭,就紛紛以各種方式神化自己,有的說自己能駕馭這種龍這種“神物”,有的直接說是龍這種“神物的後代,於是就流傳下來很多著名的部落首領與龍有關的神話故事。

二、中華民族的著名先祖與龍的關系

伏羲和女媧兄妹倆是後世的中華兒女一致公認的祖先,請看這兄妹倆與龍的關系。

1、先看女媧

①、女媧補天

前面我已經給大家談了女媧補天的神話。這雖系神話故事,但至少說明了女媧是東夷太昊部族的首領,而且完成了三件大事:其一,打敗了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神;其二,平定了洪水;其三,使地平天正。這大概是平息了一場特大洪水、地震帶來的災害。

②、女媧與蛇

請看這位中華民族的“人祖”與蛇的關系:王逸在為《楚辭·天問》中“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時講“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王逸之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亦雲“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史記·帝王世紀》講女媧氏“蛇身人首”,《列子·黃帝篇》言“女媧氏蛇身人面……”。由此已經不難看出,女媧統領的東夷部落聯盟是以蛇類為圖騰的。

2、再看伏羲

①、伏羲其人

伏羲是東夷太昊部落聯盟首領,一種傳說女媧是他的妹妹,他與女媧成婚繁衍了人類。對其名史書上有多種寫法,如伏犧、伏戲、宓犧、慮犧、庖犧等。

②、伏羲的豐功偉績

他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七個方面:

其一,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仿生學大師。《周易·系辭下》說:“(伏羲)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他根據蜘蛛結網的原理,編織魚網,從而使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第一次突變,進入了漁獵時代。他的這項劃時代的發明,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第一次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迅速發展壯大。

其二,創造了八卦。《周易·系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史記·太史公自序》說:“餘聞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東漢王充《論衡·作對篇》說:“《易》言伏羲作八卦。前是未有八卦,伏羲造之,故曰作也。”他教群民畫八卦、念八卦,用八卦。他用八卦幫助群民認識宇宙和自然界變化規律,預測事物發展。八卦就是伏羲氏時代普通人都能掌握應用的一種文字和計數方法,若沒有語言、沒有文字、沒有記述方法,伏羲是沒法傳授結漁網的方法的。它不繁瑣,只有兩個符號(陽爻、陰爻)就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神乎其神。由於應用的方法失傳已久,所以,當今人們仍在繼續研究探討之中。八卦標志著先民認識水平的突進。八卦的產生標志中華民族獨有的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的誕生,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思想,構成了中華民族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獨特模式。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的誕生是中華民族的先人探索天地的一個重要成果。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對中國傳統的數學、醫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和哲學、軍事等社會科學的創立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伏羲被譽為“人文始祖”。後來的周文王、薑太公、孔子、老子深得陰陽、太極、八卦之奧秘,其論理之精妙,影響之深遠,後無來者。中醫家、氣功師,凡深通陰陽、太極、八卦精蘊者,皆能成其正果。

當今社會的文明標志是進入了計算機時代,但很多人在使用計算機時卻很少想到這兩個問題:是誰發明了計算機?他是怎麼發明了計算機?1703年,德國《皇家科學院紀錄》上發表了一篇主題為《二進位制算術的解說》,副標題為“它只用01,並論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國數字的意義”的論文,論文的署名是“Leibniz(萊布尼茲)”。這個萊布尼茲(1646~1716)就是計算機之父,他當時作為德國年輕的外交官來到中國,他對伏羲發明的八卦非常著迷,經過深入研究,他發現了八卦的二進位制,於是他寫出了那篇震驚世界的論文,接著他根據二進位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能進行加、減、乘、除的計算機。從此人類進入了開發計算機的時代。我提醒每一位中華兒女,當你坐在計算機前輕輕敲擊鍵盤就可以享受現代文明的樂趣的時候,應該首先想到我們中華民族的聰明絕頂的祖先——伏羲!

其三,造書契。《周易·系辭下》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這裏所說的“後世聖人”指的就是伏羲。原始時代,結繩記事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現象,具體辦法大致是大事結大結。小事結小結,有些還在繩上印染不同的顏色作為輔助,同時結繩還有計數的功用。伏羲造書契,指的是契刻符號,有什麼事非記不可,就先用一個特定的符號刻或畫在什麼東西上,這可比結繩記事簡捷方便多了。其實八卦就有書契的功能。和伏羲時代相對應的秦安大地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刻在陶器上的幾十種符號,雖暫時難以證明就是文字的前身,但說明哪個時代表示簡單思想的符號還是有的。

其四,發明了琴瑟,創造了音樂,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第一音樂大師。東漢許慎《說文》釋“琴”說:“苞犧氏所作弦樂也。”西晉王嘉《拾遺記》說:“苞犧氏灼土為塤。”三國譙周《古史考》說:“伏羲作琴瑟。”

其五,開創了姓氏制度,自姓為風。

其六,制定了男女婚嫁制度。三國譙周《古史考》說:“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氏族社會早期,人類過著原始群居生活,有男女之別,但無家庭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群婚的害處逐漸顯現出來。伏羲改革婚制,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對偶婚。

其七,確定官職,管理有方。

從伏羲對人類做出的貢獻來看,他所處的時代已經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會。

③、伏羲與龍

後世文獻對女媧的記載大多是與蛇有關,很少出現“龍”字,但對伏羲的記載則幾乎都與“龍”有關了,請看這位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第一先哲與龍的關系:唐代曆史學家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比較完整地勾劃了伏羲事跡、功績:“太暤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記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意思是說,伏羲是東夷太昊部族,姓風,他是繼燧人氏[筆者注:傳說發明鑽木取火的人]之後成為部族首領的,其母名叫華胥氏,一次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而生伏羲。伏羲的樣子是蛇身人首,道德很高尚……《拾遺記》曰:“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曆十二年而生庖犧。長頭修目,龜齒龍唇”;《春秋元命苞》稱伏羲“龍顏”;《春秋合誠圖》還描繪了伏羲的一副“龍相”:“龍身牛首”、“龍唇龜齒”。《白虎通》說伏羲“鼻龍狀”。《雲中記》直言“伏羲龍身”。

女媧和伏羲二名並稱則始於西漢《淮南子·覽冥篇》。後來出土的漢代的一些石刻畫與磚畫上的伏羲和女媧,腰身以上通常作人形,腰身以上則為蛇軀,兩條尾巴緊緊地纏繞在一起。兩個人的臉面,或者向著,或者背著。伏羲的手裏拿著曲尺,女媧的手裏拿了圓規。或者是伏羲的手裏捧著太陽,太陽裏面有一只金鳥,女媧的手裏捧著月亮,月亮裏面有一只蟾蜍(蛤蟆)。還有的畫像在兩個人中間還挽著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這無疑是他們的愛子——中華民族的先祖了。

由此看來,伏羲兄妹都是“龍”。

我認為,從伏羲發明漁網來看,史學家對東夷太昊部落的圖騰的原型是蛇的推斷是正確的。後來的許許多多的人類的創造發明源於對某種動物本領的渴望。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名叫李連塔爾的德國孩子從小就熱愛大自然,特別熱愛大自然中的鳥兒,他渴望自己能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地飛翔,所以他常常久久地凝視著翱翔長空的雄鷹發呆,他從翱翔長空的雄鷹那裏獲得了啟迪,所以他才在1891年根據雄鷹滑翔的原理造出了人類的第一架飛機——滑翔飛機。正像李連塔爾因為羨慕雄鷹滑翔的本領而發明了滑翔飛機一樣,當時聰明的伏羲正是因為羨慕蛇在水裏捕魚的本領,又從蜘蛛結網捕獲獵物受到了啟發,才發明了漁網。

為什麼與伏羲同時代的其它部落的先人不以蛇為圖騰呢?也許是因為東夷太昊部落的先人比其它部落的先人的智力進化水平高一些等原因。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因此導致東夷太昊部落的先人羨慕蛇、以蛇為圖騰的根本原因應該是由於東夷太昊部落當時所處的特殊的環境決定的。我從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和史學家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了一個啟發。馬克思認為:“神話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也就是說,神話是人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也就是說女媧時代東夷太昊部落的居住地可能的確發生過那麼一場大的災難。事實上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等科學家研究證實:地球的氣候曾發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變化,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以及新構造運動等因素影響下,中國西高東低的特殊地質結構導致中國東部在第四紀以來發生過多次海侵和海退,而女媧、伏羲所處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正是遇上了地球變暖的時期,那時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氣溫高、降水多是這個時期的氣候特點,這個特點決定了洪水災害頻繁。那時的氣溫升高引起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海水倒灌加劇了河流洪水泛濫。由此可以推斷,《淮南子·覽宴訓》描述的災難情形是真實的。《山海經·大荒西經》稱:“女媧,故神女而帝者也。”這說明女媧是東夷太昊部落母系氏族時期的一個很有能力的首領,她在那次災難中為拯救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那次災難幸存下來的人發現,當洪水到來的時候,陸地上很多的人和動物遭到了滅頂之災,而蛇卻在水中悠哉遊哉地捕魚;當洪水退去以後,蛇又悠哉遊哉地回到陸地上來捕食。於是人們對蛇產生了羨慕心理,於是人們以蛇為圖騰了。

事實上,女媧時代的洪水泛濫導致了世界的很多地方的古人崇拜蛇。在古埃及石刻和壁畫中,國王的形象無一不被刻畫成神鷹或神蛇的形象,這說明遭受了洪水災難的古埃及人也是崇拜蛇和鳥。據摩爾根《古代社會》中的記載,在美洲印第安人裏面,就有9個部落中有蛇氏族,有的甚至以響尾蛇作為氏族的圖騰。在澳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也是這樣,特別是華倫姆格人,還要舉行一種蛇圖騰崇拜的儀式。參加這種儀式的人,用各種顏料塗抹全身,打扮成蛇的樣子,模仿蛇的活動姿態扭動身體,載歌載舞,謳歌蛇的威力,以祈求蛇神賜福保佑。

後世的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的兩個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的著名的帝王炎帝和黃帝是伏羲兄妹的後裔,所以他倆自稱是“龍的傳人”。有的曆史文獻上說此二人是兄弟倆。既然他倆是“龍的傳人”,當然也就是“龍”了,下面再看看曆史文獻上對這兄弟倆是怎樣記載的。

3、炎帝

①、炎帝其人

炎帝即神農氏。男,其母名叫女登。他是伏羲的後裔,炎帝部落的首領。

②、炎帝的豐功偉績

他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農學家。他“嘗味百草”發現了糧食,他又“斫木為耜”,發明了最早的原始農具,教人們耕作田地。從而使人類告別了狩獵為食的時代,而進入原始農業經濟。農業經濟使人們的食物有了保障,從而再次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迅速發展壯大,再次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

其二,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中醫,也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醫生。史書上稱“嘗味草木,宜藥療疾,救夭傷之命”,從而改變了人類在疾病面前只有等死的被動局面。

其三,教人們學會儲存火、應用火。

他為了尋找糧食和治病的良藥,常年累月,跋山涉水,走遍了天南地北,嘗遍百草,曾出現過“一日遇七十毒”的危險局面,但在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因嘗試了一種名叫“火焰子”(俗名斷腸草)的毒草,中毒身亡,後人在此建炎帝陵。

③、炎帝與龍

炎帝這位改變了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的人類第一農學家、第一醫學家自稱是神龍之子,請看:《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薑姓也,母曰任巳,有嬌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正妃,遊華山之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種穀,故人號曰神農氏。”《史記·五帝本紀.正義》:“有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史記·補三皇本紀》:“有嬌氏女登為少典妃,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綱鑒·三皇紀》:“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春秋緯·元命苞》記載:“少典妃安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之於常羊,生神農。”;《太平禦覽》:“任巳感龍而生神農。”;《潛夫論·五德志》:“有神龍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號炎帝,世號神農,代伏羲氏。”……

4、黃帝

①、黃帝其人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帝王世紀》雲:“黃帝生於壽丘[筆者注:壽丘即現在的山東曲阜],長於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宋朝時宋真宗為紀念黃帝的誕生地,在曲阜建立景靈宮,並將曲阜縣改為仙源縣,後來景靈宮毀於戰亂。1991年當地人挖掘到當年景靈宮的兩個巨碑,故又重建壽丘。與壽丘相鄰的是少昊陵,少昊陵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的墓葬(199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以推斷黃帝也是以龍為圖騰的東夷太昊部族的後裔,即伏羲的後裔。《國語》載:“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黃帝、炎帝。”意思是說,炎帝、黃帝是一母所生,因此炎帝和黃帝這兄弟倆自稱是“龍的傳人”。

②、黃帝的豐功偉績

他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十三個方面:

其一,降服了他的哥哥炎帝,並結成炎黃部落聯盟,共同與東夷蚩尤部落作戰,打敗了蚩尤,結束了原始社會末期大部落之間野蠻的連年混戰局面,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統一部落聯盟,為中華民族第一帝。

其二,他寫的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問世最早、最權威、最系統的一部中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使人類真正擺脫了愚昧荒蠻,是走向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和分水嶺。他從遠古先民同疾病作鬥爭而得到的認識所形成的人體科學理論和祖國傳統文化有其自己獨特理論體系。認為人與天相參,人與地相應,人與天一體,構成“天人合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這就是《黃帝內經》精髓。《黃帝內經》已有數千年曆史了,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至今還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它是黃帝給人類留下的一部無價之寶。且不說書中的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無極太極、內藏外象、五運六氣、子午流柱、七情六欲、十九病機、四診八綱、精氣神等等學問,舉不勝舉。就人體經絡,至今外國醫學家都沒弄懂。“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是中華民族的先人探索天地的又一個重要成果。

其三,制定原始法律。出土的《黃帝四經·經法·君正》篇明確講道:“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

其四,在政治學、經濟學、天文學、軍事學、哲學、曆史學、文學、教育及倫理道德方面也創造出了光輝的思想理論體系。他的思想理論對後世中華民族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其五,規定日中為市。黃帝初期,並沒有固定商場,所謂日中為市,規定中午時間,各地的男女老少,聚集到一個指定的地方,拿上各自產品,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相互交換,一直演變到當今的“逢集”、“趕會”。

其六,制金刀、立五幣。金刀就是硬幣,刀形之銅錢。立五幣,就是有五種錢幣。幣是一塊布或麻織品,嫘祖發明養蠶後,用絲綢制幣。

其七,創造度量衡。

其八,規定了“入洞房”的婚姻制度。

其九,開創了馴養野生動物的先河。

其十,創立12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分給14個兒子,2人同已姓,二人同姬姓。當今中華民族的姓氏都是由這12姓演變而來的。

其十一,創造了天幹地支。

其十二,他重用各種人才,因而產生了推動整個人類文明進程的諸多創造發明,如文字、算數、陶瓷燒制技術、銅冶煉技術、養蠶紡絲技術、指南車、舟、鼓、衣裳、音律等等。

其十三,他是文字記載的最早的重視保護環境的人。據《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卷一:黃帝“時搏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從黃帝以後中華民族的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無愧始祖”。

黃帝到西部巡遊時駕崩,葬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裏的橋山之巔,《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漢代在橋山之巔建了黃帝陵。

③、黃帝與龍

黃帝是炎帝的弟弟,自然也是龍了,但曆史記載與炎帝有所不同。請看這位人類文明始祖與龍的關系:《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淮南子·冥覽訓》載:“黃帝治天下……青龍進駕”;《史記·天官書》載:“軒轅黃龍體”;《史記·孝武本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須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上龍七十餘人……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須,龍須拔,墮黃帝之弓。”;《漢圖帝紀通》載:“黃帝以雷精(龍之一種)起”;《軒轅黃帝傳》載:“作龍袞之服”;《大象列星圖》載:“軒轅如龍之體,主雷雨之神”:《論衡·骨相》載:“黃帝龍顏”;《列仙傳》載:“自以為雲師,有龍形”;禦覽七十九引春秋元命苞雲:“黃帝龍顏,得天庭陽。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陰,秉數制剛。……

後來的中華民族的曆史上的三個一次又一次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的著名的帝王堯、舜、禹,曆史文獻記載他們都是黃帝的後裔,故他們都自稱是“炎黃子孫”。炎帝、黃帝是“龍的傳人”,那麼這三位“炎黃子孫”自然也是“龍的傳人”,自然也是“龍”了。下面再看看曆史文獻上對這三位“炎黃子孫”是怎樣記載的。

5、堯

①、堯其人

堯,姓伊祁,名放勳,號陶唐氏,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後裔,其父就是帝嚳(《史記·五帝本紀》載:“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其母慶都是炎帝的後裔。

②、堯的豐功偉績

堯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其一,他建立了“中國”的雛型。他團結親族,聯合友邦,征討四夷,統一了華夏諸族,賓服四夷,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形成了“中國”的雛型。史書上對堯帝的評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肜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這就是堯帝的德行。

其二,制定了較完備的曆法。他從日月星辰的運行,推算出一年曆法,把時令傳授給百姓。他又根據日影長短,推算出“夏至”和“冬至”,並分開春、夏、秋、冬四季。然後,又根據四季確定一年為366天,又用置潤辦法來調整四時的誤差,這就把無序的農耕變得有序,極大地推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史記》載:“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受民時”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誕生是中華民族的先人探索天地的又一個重要成果。

其三,他晚年在舜的輔佐下譜寫了我國乃至整個人類教育史的第一篇章。中國教育史就是從堯那個時代寫起的。《堯典》記載,帝堯時,契作司徒,“敬敷五教”,加強社會教育。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順天之則,行地之道,理順各種關系,建立倫理道德的新秩序,使社會出現了友好祥和的景象,從而再次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

其四,他的一個叫伯益的大臣發現了用水井抗旱的妙用,他立即下令推廣之。大旱之時,他發動人們廣泛挖井,解除了旱災。

其五,他首開了人類主動治理水患的先河。他任命大臣鯀為治理水患的總負責人,可是鯀采取“堵”的辦法,9年時間,非但無效,反而洪水泛濫更甚。於是堯治理水患的理想沒有變成現實,這一艱巨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繼位人舜的肩上。

1954年發現的在山東日照市東港區高興鄉南辛莊子附近面積約52萬平方米的堯王古城遺址,說明這裏曾經是堯一個權力中心。

堯帝陵位於今山西省臨汾城東35公裏的郭村西隅澇河北岸。

另外,他是中華民族任人唯賢第一典範。其子丹朱傲慢荒淫,不關心國家大事,於是他把兒子安排到了山東濰坊西南不遠的丹水(山東濰坊昌樂境內的大丹河)一帶。而自己卻遍訪天下賢士,得賢士舜,並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讓舜輔政20年後,將帝位禪讓給了舜。

堯的卓越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得到了百官的敬服,百姓的愛戴,各項事業都欣欣向榮地向前發展。

③、堯與龍

這位深受人們愛戴的天才的大部落聯盟首領自稱是赤龍的兒子,請看:《太平禦覽》引《春秋合誠圖說》中雲:“堯母——慶都與赤龍合昏(即婚字,古文昏、婚義通),生伊耆,堯也。”《初學記九引詩含神霧》雲:“慶都與赤龍合婚,生赤帝伊祁堯。”,《隸釋帝堯碑》雲:“慶都與赤龍交而生伊堯。”《成陽靈臺碑》雲:“昔者慶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遊觀河濱,感赤龍交,始生堯。”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堯母慶都,蓋天帝之女。寄伊長孺家,年二十無夫。出觀於河,有赤龍負圖而至,奄然陰雲,赤龍與慶都合而生堯。……

6、舜

①、舜其人

舜,姓姚,名叫重華,是黃帝之子昌意之後(《史記·五帝本紀》載:“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出生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萬家莊鄉諸馮村。

②、舜的豐功偉績

舜無論是輔佐帝堯治理天下,還是後來獨立治世,都有顯赫功績。他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其一,他繼位後,憑著傑出的管理才能進一步鞏固擴大了華夏部落聯盟,為國家的誕生孕育了雛形。

其二,他慧眼大膽啟用鯀的兒子禹治理水患,開創了我國乃至整個人類曆史上興修水利的先河,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社會由落後的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奠定了基礎。

其三,采取舉賢任能、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政策,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程。他為了尋找賢才,不辭千辛萬苦,爬山涉水,最後把帝位禪讓給了治水有功的德才兼備的禹。

其四,首開以德治國的先河。《尚書》載:“德自舜明”,《史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他懲惡揚善、以德化人、以仁感人、以誠待人的崇高品德一直為世人所敬仰推崇。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在倫理道德上,他忍辱負重,仁愛敬孝,推行“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教育,使古代人倫美德逐漸推行到全國;②、在社會道德上,力行“樂於助人、鄰裏和睦、謙恭禮讓、童叟無欺”;③在政治道德上,主張“勤民事”,“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他創造並推行的道德規範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可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

在舜的身上突出體現了誠信仁孝的重德精神,孔子視舜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

③、舜與龍

請看史書對這位功勳卓著的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的記載:《竹書紀年》:“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古喻虹為龍)意感而生舜。”傳說舜一生下來便“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或雲“龍顏重瞳大口”……傳說中的舜還曾化遊龍而逃生:其父鼓叟同舜的異母弟象密謀,讓舜去淘井,然後斷繩填石,予以加害。舜穿著娥皇和女英為他制作的“龍工”衣,危機關頭,化作一條鱗甲閃閃的遊龍,鑽入黃泉,然後從另外一眼井裏鑽了出來。

已經禪讓了帝位的舜為了除害降惡,安定民心,又率軍南征,在凱旋的路上駕崩,葬於今湖南省寧遠縣東南30公裏九嶷山上。《史記》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後人在九嶷山上建了舜帝陵。

7、禹

①、禹其人

禹,生於公元前229766日,卒於公元前21988月,享年101歲,他也是黃帝之子昌意的後裔(《史記·夏本紀》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②、禹的豐功偉績

禹的豐功偉績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治水。大禹治水的傳說家喻戶曉,包括山東濰坊在內的全國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紀念大禹治水用於觀測天象的禹王臺。他因治水有功而獲得了帝位。2002年發現的一件記述大禹治水故事約2900年前鑄有98字長篇銘文的西周公盨,有力地證明了大禹治水的曆史事實。這件公盨,是2002年春保利藝術博物館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的。當時蓋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為土鏽所掩,顯露出的部分銘文文辭古奧,難以釋讀,甚至給人以無頭無尾之感。其內在價值不為人知,正輾轉各處,待價而售。雖然不識其“廬山真面目”,但對於上面近百字的青銅銘文,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預感到這其中可能蘊藏著“大文章”。在征得貨主同意、未付款的情況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將其帶到北京邀請中國專家予以審鑒。經過清理保護,著名青銅器學者和古文字學家李學勤、馬承源、陳佩芬、裘錫圭、朱鳳瀚、李零等先後對其進行了仔細而周祥的鑒定和研究。專家們認為,這件公盨是西周中期的某一代國君所做的青銅禮器。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原所長李學勤教授認為,這個國即“遂國”,是中國古史傳說中作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後人建立的國家。據史書記載,遂國世代恪守舜的明德,也因其德行美好,周武王將其長女太姬下嫁給遂國的胡公滿,並封之於陳,建立了陳國。公盨上銘文記述了“大禹治水”與“為政以德”等內容,文辭體例前所未見,被學者們稱譽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於大禹治水及德治的文獻記錄,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古史研究,堪稱近年來重大文物考古新發現。盨上所鑄98字長篇銘文,字體優美,行款疏朗:字數不算很多,但字字珠璣,幾無廢言。銘文開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隨(墮)山,浚川……”,記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並劃定九州,還根據各地土地條件的不同規定各自的貢賦。在洪水消退後,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崗之上的民眾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於有功於民眾,大禹得以成為民眾之王、民眾之“父母”。隨後,銘文又以大段文字闡述德與德政,並教誨民眾以德行事。古人雲:“長銘銅器一件,足抵《尚書》一篇”。說的是發現一篇長篇青銅銘文,就如同發現一篇相當於《尚書》這樣重要的古代文獻。這件器物的銘文不僅字數長,而且與以往所發現的紀名、紀事類的青銅銘文截然不同,堪稱一篇政論性質的散文,其體例、格式前所未見,別具一格,內容更是極為重要。公盨銘的發現,將有關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的文字記錄,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們就在廣泛傳頌著大禹治水的功績。德是中國傳統倫理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德治的思想貫穿了整個封建中國。公盨銘中前後6處出現“德”,而且內涵頗為寬泛:要求民眾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養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於民,顧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統治才能長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這不僅是“周人尚德”的實證,還表明2900年前中國關於“德”的思想已相當豐富、系統,“德治”觀念已經形成,而且讓人們了解到中國德治思想的淵源——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的主張,其實只是對周人思想的總結與概括。通過專家解讀,我們還了解到,2900年前我們祖先所講述的“德”的最核心內容,就是“有德於民”,即為百姓做實事。此外,公盨銘的文辭與體例與現存的《尚書》等古代文獻十分接近。它的發現,對探討中國古書的淵源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其二,禹繼位後,推進和發展了堯、舜開創的文明,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建立了中國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並將全國劃分為九州,從而用階級社會代替了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代替了野蠻時代,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其三,組織實施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國土資源考察。據記載,《山海經·五藏山經》和巨畫《帝禹山河圖》是大禹和他的臣屬撰繪的。

③、禹與龍的關系

請看這位“華夏第一君”與龍的關系:神話故事中大禹是從父親腹中蹦出來的一條虯龍(黃龍),《歸藏·啟筮》載:“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是用出禹。”;王逸注《楚辭·天問》之“應龍何畫?河伯何雨?”句時雲:“禹治水之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史記·封禪書》有雲:“夏(即大禹立之朝號)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因崇青龍而立夏朝;《瑞應圖》殘卷引《括地圖》說:“禹平天下,二龍降之,禹禦龍行域外,既周而還。”……大禹治理濰水的神話故事也是大禹與龍的一次結緣。

《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意思是說禹在江南召集各路諸侯會議時駕崩,於是他安葬的那個地方叫會稽。後人在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約5公裏處的會稽山上建禹王陵。

禹以前的時代被史學家稱之為上古時代。上古時代的以龍神化自己的部落領袖的傑出才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劇了先人對龍的崇拜。從以上介紹的7位上古時代的以龍神化自己的著名的部落領袖來看,他們以龍神化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為自己謀取私利,而是為了借助於人們對龍的崇拜心理提高自己的號召力,以便有效地組織人們與大自然抗爭。

四、龍的形象和神性的演變特點

1、龍的形象的演變特點

龍的形象的演變特點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由簡單到複雜,由複雜到簡單;二是由具體到誇張。

由簡單到複雜的龍的形象的演變特點是由圖騰演變的特點決定的。東夷太昊部落是以蛇為圖騰,但東夷少昊部落卻以鳥為圖騰[筆者注:在後面再詳細論述],還有的部落以虎、獅、牛、狼、馬、等為圖騰,所以當伏羲向別的部落推廣他的發明和蛇圖騰的時候,別的部落因為崇拜伏羲而接受了蛇圖騰,但還是表留了對自己的圖騰的崇拜,於是他們就在蛇的圖騰中加進了自己的圖騰特點,於是遠古龍的形象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概而言之,可分為5類:1、五色龍:即黃龍、青龍(蒼龍)、黑龍、白龍、赤龍;2、有角龍與無角龍;3、有足龍與無足龍;4、有翼龍與無翼龍;5、一身雙首龍與一首兩身龍。

由複雜到簡單的龍的形象的演變特點是因為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後世專制的封建帝王對龍的壟斷和不斷神化造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能制造和使用刀、槍弓箭等武器了,於是人們可以隨意獵殺虎、獅、狼、牛、馬動物,一些狼被馴化為看門的狗,一些牛、馬被馴化為代替人勞動的工具,於是人類失去了對這些動物的崇拜心理,所以後來的龍就沒有蛇身牛頭或者牛頭蛇身之類的形象了。後世專制的封建帝王為了強化人們對龍的形象的專一性崇拜,於是龍的形象逐漸趨向一種定型,即在蛇的身體上加上了腳,但卻不用腳走路。鄭板橋在《城隍廟碑記》說:“無足而以齟齬行者為蛇,上下震電、風霆雲雷,有足而無所可用者為龍。”

由具體到誇張的龍的形象的演變特點是由人們對龍的不斷神化造成的,後世專制的封建帝王、道教、佛教在對龍的神化過程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可以說每屆奧運會的吉祥物就是一種圖騰,舉辦國把自己國家認為的吉祥動物作為奧運吉祥物的原型,但在某種動物的原型的基礎上根據舉辦國家的願望進行了誇張,以此象征某種美好的含義。龍的形象也是這樣的,取自於蛇,但又根據人們的願望進行了誇張。

2、龍的神性的演變特點

龍的神性的演變特點是由“低功能”逐漸向“高功能”發展的,這是由於人們對龍不斷神化造成的。一代代以龍神化自己的具有不同的傑出才能和高尚的道德的部落領袖一次又一次地推動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美好,於是人們把龍這種“神物”的神通誇張得越來越廣大。於是龍能暢遊深淵,能遨遊滄海,能騰雲駕霧,能上天入地,能電閃雷鳴,能呼風喚雨,能主掌時運、能降魔去災;於是閃電、彩虹是龍形,風嘯、雷鳴是龍聲,於是龍就成了風神、雨神、雷神、水神、保護神……概而言之,龍的神性可分為6類:1、喜水:“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2、好飛:“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禦對象。3、通天:龍能飛行於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梁和信使的能力。4、善變:天上的風、雲、電、虹等,水中的蟒、蛇、鱷等,地上的蟒、蛇、蜥蜴、象、馬、牛等等,都可以是龍的變體和化身。5、靈異:龍具備了“善變”的神性,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靈異”的神性。6、征瑞、示威、兆禍:因為龍具有前面所述的5種神性,所以對它敬畏、祈求就會得到它的保佑,就會帶來祥瑞;若不敬畏它,它就會示威,帶來災禍。雷雨使江河水漲成災、龍卷風卷走人畜樹木、泥石流沖毀房舍田園等等都是龍示威的方式。

7、結語

現在已經不難看出,龍的產生過程可以大致歸結為這樣的18個階段:1、人類隨著進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大腦不斷發達;2、隨著大腦不斷發達產生了區別於一般動物的高級思維能力;3、高級思維能力產生了對自然界的理性認識;4、由於智力和知識水平的局限性,因而對自然現象產生了困惑;5、因為對自然現象的困惑,所以誤認為自然界中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6、因為誤認為自然界中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所以幻想出了“超自然”的力量的神;7、由於對“超自然”的力量的神的崇拜產生了神話故事和原始宗教;8、原始宗教的產生導致了崇拜動物的心理和巫術活動的產生;9、在巫術活動中對獻祭的動物的神聖化產生了圖騰;10、東夷太昊部落當時所處的特殊的環境決定了東夷太昊部落的先人羨慕蛇、以蛇為圖騰;11、對圖騰的崇拜不斷神化從而使蛇圖騰升華為具有廣大神通的“神物”——龍;12、後來的部落首領為了借助於神權提高自己的號召力,以便有效地組織人們與大自然抗爭,就紛紛以各種方式神化自己,有的說自己能駕馭這種“神物”——龍,有的直接說是這種“神物”——龍的後代;13、上古時代的以龍神化自己的部落領袖的傑出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加劇了先人對龍的崇拜;14、一代代以龍神化自己的具有不同的傑出才能和高尚的道德的部落領袖一次又一次地推動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美好,於是人們把龍這種“神物”的神通誇張得越來越廣大;15、在龍圖騰與其它圖騰融合的過程中龍的形象先是經曆了由簡單到複雜的演變;16、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後世專制的封建帝王對龍的壟斷和不斷神化使龍的形象又經曆了由複雜到簡單的演變;17、隨著人們對龍的不斷神化使龍的形象經曆了由具體到誇張的演變,後世專制的封建帝王、佛教、道教在對龍的神化過程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8、由於人們對龍的不斷神化使龍的神性經曆了由“低功能”逐漸向“高功能”的演變。

就這樣,從東夷太昊部落崇拜的蛇開始經過世世代代演變、神化,終於變成了神通廣大的“神物”——龍。

五、“九龍”之說

為什麼很多地方有“九龍”?“九龍”是不是還含著某些奧秘?於是我作了一些研究,原來這“九龍”還真有些學問。

1、各地的九龍

山東除濰坊有“九龍澗”外,還有東嶽泰山“九龍崗”,東鎮沂山有“九龍口”,還有“九龍山摩崖石刻”、“九龍山漢代摩崖墓群”等等;江蘇無錫也有個“九龍山”;江西也有一個“九龍山”;北京門頭溝也有個“九龍山”,還有北海“九龍壁”、故宮“九龍壁”、故宮“九龍藻井”、十三陵“九龍池”;海南也有個“九龍山”,還有一個“九龍縣”;浙江也有一個“九龍山”,還有普陀山法雨寺有“九龍殿”,殿頂為成“搶珠”之勢的“九龍盤拱”造像;還有越王崢“九龍纏頂”、法雨寺“九龍殿”;山西有大同“九龍壁”;福建武夷山有“九龍窠”,還有周寧縣“九龍祭瀑布”,華安縣有“九龍潭”,潭邊聳一巨石,上刻“九龍戲江處”;廣東有“九龍海關”;四川有禹王宮“九龍壁”、“九龍聚寶石雕”,崇慶縣“九龍溝”;貴州銅仁縣有“九龍洞”、“九龍池”;雲南玉溪龍泉山有“九龍池”,池畔龍王廟內有精美雕刻“九龍盤柱戲寶珠”;新疆有“化石九龍壁”;陝西寶雞神農祠外有“九龍泉”,臨潼華清池有“九龍湯”;貴州有“九龍洞”;香港有“九龍半島”、“九龍城”、“九龍公園”;重慶寶頂山大佛灣的北岩上有“九龍浴太子”雕刻;安徽黃山有“九龍瀑”;河南靈山也有“九龍瀑”,還有古陽洞“九龍灌頂”,安陽“九龍三泉”;蕪湖赭山廣濟寺內藏有唐代至德年間用砂金鑄成,重七斤餘的“九龍戲珠紐金印”;廣西桂林七星岩有“九龍戲水”,還有灌縣“九龍岩”……

各地的“九龍”都有一個美妙的傳說。海南的九龍縣產生的神話故事就比較動人。傳說南海龍王的九個兒子同時愛上了住在一座山下的一個異常美麗的少女小鳳,一齊向小鳳的父母求婚。南海龍王發愁難斷,便請天後娘娘下凡裁決。娘娘將小鳳變成一顆大珍珠拋向空中,宣布誰搶得此珠,誰就是小鳳的夫婿。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激烈爭奪,珍珠最終落到了最小的老九手中。於是,這位九龍子便同小鳳拜堂成親。婚後又生下九個龍子,九個龍子又娶回九房媳婦,九房媳婦又各生下九個龍子……於是那座山便成為“九龍山”。公元前110年,也就是漢武帝派伏波將軍平定南越後,將這個神話故事給漢武帝講了,於是漢武帝下詔在這裏這兒設立了“九龍縣”,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以龍為名的縣。

2、“九龍”的寓意

⑴、表達古人驅邪避凶、吉祥如意的願望

古人把數字“九”作為一個吉祥數字,其中原因源於伏羲發現的“洛書”。傳說伏羲發現有龍馬出自黃河,背負“河圖”,有神龜出自洛水,背負“洛書”。伏羲將大烏龜甲上背的9種花點圖案,數了一下,競驚奇地發現9種花點數正巧是1~99個數,各數位置的排列也相當奇妙,他就稱這個圖案為洛書,用阿拉伯數字可將洛書表示為:

4  9  2

3  5  7

8  1  6

伏羲就根據這個“洛書”和“河圖”上的陰陽點畫出了八卦。這個“洛書”給出的9個數所排成的方陣具有絕妙的性質,橫的3行、縱的3列以及兩對角線上各自的數字之和都為15。古人又稱這個“洛書”為“河圖洛書縱橫圖”。於是從伏羲以後,古人就把“河圖洛書縱橫圖”作為驅邪避凶的吉祥物。把數字“九”作為吉祥數字。西漢宣帝時期的大學者戴德在他的政治禮儀著作《大戴禮·明堂篇》中就有“四、九、二、三、五、七、八、一、六”的洛書九宮數記載。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辯證法叢書《自然科學大事年表》中,對此作了特別的述說:“公元前一世紀,《大戴禮》記載,中國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圖洛書縱橫圖,即為九宮算,被認為是現代‘組合數學’最古老的發現。”事實上,後來的很多大智者發現“河圖洛書縱橫圖”蘊含了無窮的神妙。《莊子·天運》中雲:“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孔子在他研究《易經》的著作《系詞上傳》中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後世的數學家對“河圖洛書縱橫圖”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我國漢朝的一本叫《數術記遺》的書,把這個圖叫“九宮算”,又叫“九宮圖”。明代數學家程大位在《算法統宗》中也曾發出“數何肇?其肇自圖、書乎?伏羲得之以畫卦,大禹得之以序疇,列聖得之以開物。”的感歎,他的意思是說,數起源於遠古時代黃河出現的河圖與洛水出現的洛書,伏羲依靠河圖畫出八卦,大禹按照洛書劃分九州,並制定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聖人們根據它們演繹出各種治國安邦的良策,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認識也得到步步深化。大禹從洛書中數的相互制約,均衡統一得到啟發而制定國家的法律體系,使得天下一統,歸於大治。16世紀“河圖洛書縱橫圖”傳到了歐洲,國外數學家把它叫做“幻方”。於是外國人把“幻方”作為驅邪避凶的吉祥物。

古人把數字“九”作為一個吉祥數字,還受了《黃帝內經》的影響。黃帝根據伏羲創造的八卦又創造了著名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素問》中雲:“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意思是說,“九”是最大的陽數。古人將“邪氣”、“凶氣”、“妖氣”等不正之氣一概歸為“陰氣”。根據八卦的陰陽互克理論,最大的陽數“九”最具克陰的作用,因而最具有驅邪避凶的特性。

“龍”本來就是我國古人崇拜的“神物”,“九”又是最大的陽數,則“九龍”就是最大的陽龍,或最具陽性特征的龍。最具陽性特征的龍就具有驅“邪氣”、“凶氣”、“妖氣”等不正之氣的特性。

現在不難看出,“九龍”表達的是古人驅邪避凶、吉祥如意的願望。

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古老的節日重陽節也是根據“九”是最大的陽數確定的。重陽節,即陰曆九月初九。“九”是最大的陽數,二九相遇,故名“重陽節”。單“九”就最具有驅邪避凶的特性。雙“九”就更具有驅邪避凶的特性了。所以古人把一年一度的“九月九”定為吉祥的節日。慶祝重陽的風俗主要是:佩戴茱萸袋登高遊覽、賞菊花、飲菊花酒、吃重陽糕。從曆代文人都喜歡在重陽節登高賦詩、作詞,可以看出古人對這個吉祥的節日的重視。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詩表達了遊子在佳節的思鄉之情,深切感人,曆來為人傳誦。唐代張說的詩寫道:“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寧知沅水上,複有菊花杯。亭帳憑高出,親朋身遠來。短歌將急景,童使興情催。”此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重陽節的活動畫面,字裏行間透露著作者的興奮之情。

魏晉時代重陽節又被賦予了“長壽”的主題。魏晉時代《西京雜記》中載:“漢武帝官人賈佩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餌[筆者注: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曹丕說:“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用,俗嘉其名,以為易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從此便有“九九長遠”之說,從此以後重陽節演化為“老人節”、“敬老節”,以表達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願。在重陽節敬老人的風俗一直延續至今。現在重陽節這天,在民間晚輩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祝賀老人健康長壽,各地的官員都走訪在敬老院裏的孤寡老人。我做民政官的時候,每年這天都在我主管的敬老院給老人過節,許多當地的黨政官員和企業名流紛紛來敬老院為老人祝壽。

事實上人類對吉祥數字的趨向心理至今還存在,由於信仰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間對吉凶數字的趨向心理也有所不同。在我國,自古至今大多認為369是吉祥數字,自古至今民間有“再要走,三六九”、“六六大順”、“九九長遠”之說,所以人們在選擇電話號碼、車牌號碼時,通常願意選擇369369666999等這樣的特殊數字,而這樣的特殊數字只有“走後門”或者高價才能搞到,而一些被認為不吉利的數字則沒有人要。人們對吉祥數字的趨向心理不是封建迷信,因為無論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幾乎都有這種心理。人們對吉祥數字的趨向心理我未作考究,也許因為伏羲創造的八卦本身就蘊藏著深奧的科學道理。

⑵、表達古人精誠團結的願望

相傳上古之時,天上十個太陽並出,田園稼禾全被曬焦,民眾苦不堪言。羿用神箭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在天上。九個太陽在墜落時變成了九條巨龍,團結一致共同擔負起拱護留在天上的那個太陽的任務。這便是“九龍拱珠”、“九龍戲珠”圖案的神話來源。這個由“原始神話”和“後續神話”合成的神話,可為“九龍系最大陽龍”一說作注:九龍,原是太陽變的龍。後人贊賞“九龍”精誠團結的精神,就以“九龍”表達精誠團結的願望,於是便有“九九歸一”之說。

《史記·五帝本紀》載:“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此記載可以說明大禹也對“九”很感興趣,我認為他把國家劃分為“九州”,一方面表示他也喜歡“九”,另一方面他希望“九州”長期團結統一。

綜上所述,“九龍”表達的是古人驅邪避凶、吉祥如意、精誠團結的願望。

⑶、皇帝偏愛“九龍”之故

《易·幹》雲:“九五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解釋說:“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飛龍在天,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於是差不多從漢代起,“九五”,就成了帝位的代名詞,而“九龍”——位居“九五”的龍就發出了濃鬱的帝王之氣,於是皇帝喜愛“九龍”。

⑷、佛教、道教對“九龍”的神化

《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講了這樣一個佛教故事:“難陀龍王、優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龍八部亦於空中作天伎樂,歌唄贊頌,燒眾名香,散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這個佛教故事在中國又演變為九龍吐香水浴佛。重慶寶頂山大佛灣北岩上的那個“九龍浴太子”雕刻就源於這個佛教故事。

東晉有一個名叫葛洪(生卒不詳,約283~363的道士,在他的《抱樸子內篇》中說:“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眾仙皆隸焉。”

既然佛祖和元君都喜歡九龍,自然凡人就崇拜九龍了。

我在此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古人崇拜“九龍”當作是一種愚昧,相反,應該作為一種自豪。事實上,古人對“九龍”的崇拜的本源是對祖先伏羲的崇拜。伏羲最先自稱是龍,又是他發現了“河圖”、“洛書”,又創造了神奇的八卦,所以古人就自然崇拜“龍”了,就自然崇拜“河圖”,就自然崇拜“九”了,就自然崇拜“九龍”了。我認為,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神馬”、“神龜”,“河圖”、“洛書”就是天才的伏羲發明的,在人們都崇拜神的上古時代,他為了推廣他的發明,他只能借助神的力量,於是就編造了那麼一個神話故事。現在“河圖洛書縱橫圖”在組合分析、實驗設計、圖論、數論、群、對策論、紡織、工藝美術、程序設計、人工智能等數十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很多人還繼續對此進行研究,堅信還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應用。這說明我們的祖先的確聰明出奇,我們應該為有這樣值得崇拜的聰明的祖先而驕傲,應該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自豪!

六、龍與文學藝術

自古以來龍就滲透到社會生活之中,所以龍就自然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的藝術反映的對象。通過各種藝術對龍的反映,可以看到龍的形象和神性的演變過程。

1龍與文學

曆代描寫龍的作品不勝枚舉,我在此僅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家熟悉的名人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詩歌是中國文學中產生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5篇詩歌。《詩經》中所提到的龍多指器物上的龍紋,尤其以龍旗為最多,如“龍旗十乘”(《商頌·玄鳥》)、“龍旗陽陽”(《周頌·載見》)、“龍旗承祀”(《魯頌·閟宮》)等等。上述詩句都出現在《詩經》的“頌”中,這是早期龍紋的性質所決定的。龍紋可以說是為祭祀而形成,又專門為祭祀而服務的;“頌”則是周王和諸侯用於祭祀或其它重大典禮的樂歌。只有高層統治者所進行的祭祀活動,才會出現以龍為紋飾的旗幟。

春秋時期的代表當屬官仲,他在《管子·水池》中雲:“龍生於水、被五色而遊,故神。欲小則化為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尚則淩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

戰國時代的代表當屬屈原,他在他的傳世名作《九歌》中多次對龍進行了極富感染力的描寫:“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雲中君》)、“駕飛龍兮北征……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湘君》)、“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大司命》)、“駕兩龍兮驂螭”(《河伯》)等等。

漢代的代表當屬劉向,他在《說苑·辨物》繪聲繪色地描寫道:“神龍能為高、能為下;能為大、能為小;能為幽、能為明;能為短,能為長。昭乎其高也,淵乎其下也;落乎其光也,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虛無則精以和,動作則靈以化。於戲,允哉!

唐代的代表當屬大詩人白居易,他在《黑龍飲渭水賦》中對龍的描寫可謂驚絕:“下長流,俯高岸,狀骙骙以矯矯,光燦燦而爛爛;紫氣隨而瑞氣氤氳,白日照而文章炳煥;聞之者心駭而易色,睹之者目眙而改觀。呼吸而聲起風雷,宛轉而勢超雲漢。爾其矯首陸梁,拖尾回翔,蹈流鳴躍,劈波騰驥。飲清瀾之澹澹,噴素浪之滔滔;頓頷而碎珠迸落,奮髯而細雨飛揚。”

宋代的代表當屬蘇軾,他一生寫了很多“龍的作品”,他在《起伏龍行》一詩中寫道:“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東方久旱千裏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上倚蒼石擁岩竇,下應清河通水府。眼光作電走金蛇,鼻息為雲擢煙縷。當年負圖傳帝命,左右羲軒召神禹。邇來懷寶但貪眠,滿腹雷霆喑不吐。赤龍白虎戰明日,倒卷黃河飛作雨。嗟吾豈樂聞兩難,有事徑須煩一怒。”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小說中,不少作品中的龍表現出了樸實的人性。如:鄭還古在《博異志》中大膽描寫了汝南許漢陽競與“龍女”盤垣交媾、相親相慕的故事,道出了作者“人龍相親”的思想渴望。李朝威在《柳毅傳》中描述了“龍女”感恩、眷戀、情深的人性,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龍與人”的愛情故事。

2、龍與上古藝術

現在人們能了解的上古藝術主要是石壁畫、陶瓷和銅器上龍圖案及其它形式的龍圖案。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最早的龍形象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一條距今7400年左右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各地出土的6000年左右的有龍圖案陶瓷和銅器數不勝數。

3、龍與雕塑

凡是帝王的都城都有各種形態的龍雕塑。當然北京的數量和種類最多。孔府、孔廟、孔林的龍雕塑也很多。

4、龍與建築藝術

凡是與帝王有關的建築物,都有各種形式的龍圖案。當然也是北京的“龍建築”數量和種類最多。孔府、孔廟、孔林的“龍建築”也不少。

5、龍與繪畫

自從在東漢純繪畫藝術從應用美術中獨立出來以後,曆代出了很多畫龍大師,他們憑著超人的想象力豐富了龍的形象,南北朝梁武帝之宮廷畫師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及“須臾雷電破霧,兩龍乘雲騰天”的絕佳描繪,成為人人皆知、千古傳緒的喻意美談。曆代較著名的畫龍高手有:三國時期東吳的曹不興、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唐代有唐代的畫龍名家有李思訓、馮紹正、吳道子、孫位等,宋代畫龍高手最值得一提的是董羽、僧傳古、陳容三人,明代汪肇,清代畫龍高手是周王尋。

七、龍與風水

風水學是由我國古人獨創的,曆經數千年的不斷發展、完善和變異的過程。風水術借用了民間有關龍的觀念,稱蜿蜒曲折的山為龍脈,或稱山龍;稱源遠流長的江河為水龍。龍,又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病龍、死龍,來龍、去龍,直龍、橫龍,飛龍、潛龍之別。古之風水,以龍山為吉地,以山的氣脈集結處為龍穴,在吉地的龍穴作墓地或建宅,可以得到吉祥。可見,風水術的龍的觀念是由龍崇拜演變出來的。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意思是說水因為有龍而有靈氣。古人把有靈氣的地方稱為“風水寶地”,凡是用龍命名的地方,大多是古人認為的“風水寶地”。我認為,事實上,因為某地是“風水寶地”,古人在這樣的地方能產生一種莫明其妙的心曠神怡的感覺,所以對某地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就認為某地有靈氣;又因為人們崇拜龍,就認為這種靈氣是由龍產生的。

八、與龍有關的節日

盡管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龍是王權的象征,但在民間,龍的形象始終保留了它的很多原始的意義,就是作為吉祥和富貴的象征。所以又創造了很多龍神的傳說,所以很多地方以龍命名,所以很多地方建起了龍廟,所以產生了對龍的多種祭祀活動,所以產生了各種與龍有關的節日。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一年到頭,除個別月份外,幾乎每個月都有與龍有關的節日或廟會,有時一月內還有多次。這些節日廟會有屬於某個民族的,有屬於某幾個民族的;有屬於某片地域的,有屬於多片地域的;並且集禱神、教化、生產、娛樂等於一體,體現著濃鬱的民俗文化色彩。下面向大家介紹幾個與龍有關的主要節日:

1、舞龍燈

農曆正月,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山城海濱,旱埠水鄉,全國各省區幾乎都有“舞龍燈”活動,也稱“鬧龍燈”、“龍燈會”、“盤龍燈”、“掉龍燈”、“耍龍燈”等。在漢族,即使不是節日,若逢盛會,也要舞起龍燈,以增添歡樂氣氛。每年正月山東濰坊附近地區民間有很多形式的龍燈會,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龍燈會達到高潮。這一民俗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舞龍燈的前身是漢代的“魚龍漫衍”之戲。據《漢書·西域傳贊》載:“遭值文、景玄默,養民五世,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之。”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晚期畫像石墓中室東壁上的樂舞百戲石刻提供了漢代魚龍之戲的形象資料。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有關於古代鬧龍燈的記述:“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蜿如雙龍之狀。”吳氏所說的似乎的靜止觀賞的龍燈。南宋龍燈亦有由人舞弄者,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即有“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句。明清兩代,舞龍燈之風更盛。據清道光年間《滬城歲事》載:“遊手環竹箔作籠狀,蒙以绤,繪龍鱗於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導為燈牌,必書‘五穀豐登,官清民樂’。”

2春龍節

古時農曆二月初一是龍的發源地山東東部民間的春龍節。在這一天百姓取灶灰作青龍狀,以圖吉祥。《中國全國風俗志》有記:“二月朔日為青龍節,取灶圍物,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

3、龍抬頭節

農曆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節是大漢族傳統節日。在民間一些地方的百姓自院門外撒灰蜿蜒而入宅廚,旋繞水缸撒一圈,名曰引龍回。還要吃油炒黃豆等食品。若家有屬龍的人,則這一天不能幹任何農活,女人不能做針線活,有的人家還禁焰火。不知從哪朝以後,曆代自稱是真龍天子的帝王在這一天都要拿起牛鞭到農田耕地,當一天農夫,以此表示“真龍天子”對農業的重視。古代民間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萬歲皇爺施金牛”的民謠。尋根求源,“龍抬頭節”可能是從上古的“龍見而雩”演化而來的。明人沈榜的《宛署雜記》有關於“二月引龍,熏百蟲”的記載:“宛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蜿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用面攤煎餅。熏床炕令百蟲不生。”很明顯,所謂“引龍回”的方式帶有強烈的巫術色彩。中國北方多旱少雨,將龍引入家中圖的是風調雨順,於是也就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這個節日再次證明了兩點:其一,證明龍圖騰的原型是蛇類;其二,龍圖騰起源於四季分明的屬於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的山東濰坊附近地域。因為在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的地域,在寒冷的冬季雷聲消失,蛇類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而鑽入地下進入冬眠期。而在農曆二月初二以後,大地逐漸轉暖,春雷再度響起,蛇類也紛紛從地下複出,所以說龍又抬頭了。而在南方亞熱帶地域一年四季常綠,蛇類也終年活動,不存在“低頭和抬頭”的問題。在東北、西北地域,農曆二月初二還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季節,蛇類也不會抬頭。

自農曆二月二日起哈尼族、壯族、瑤族開始“祭龍節”活動。

4、上巳節

原定於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舊俗以此日臨水可以清除不祥,叫做修禊。《新華詞典》對“禊”字的解釋是: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以清除不祥的祭祀。“上巳節”是中國傳統重要的令節之一,後因名水之處多有龍王廟,因而上巳節在很多地方演變成了龍王廟會。在這天,有的地方由官方舉辦舞龍、龍舟賽、歌舞等禱龍節目。盡管各地禱龍的形式多樣,但主旨都是一致的,即祈雨、求福、免災,紀念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龍神等。很多曆史文獻記載了上巳節的習俗,如《後漢書·禮儀志》載:“三月上巳,官民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擺為大潔。”《晉書·禮志》載,自曹魏以後,把節日固定為農曆三月三。後來把上巳節演變成了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曆代文人墨客在這個隆重的節日留下了很多著名的佳作和軼事,最著名的是書聖王羲之了。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許多位名流隱士集會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溪頭,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間列坐宴飲。席間,有人提議,每人都作一首詩,做不出的罰酒。王羲之酒興很高,雖然他做了詩,卻樂意陪吃罰酒,吃了個酒酣耳熱,以“不負春光”。正在眾人沉醉在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作的41首詩匯成冊,以資紀念。王羲之酒意正濃,在眾人的呼聲中因這個建議而興奮起來。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作序一篇。這就是名噪天下的《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翌日,王羲之酒醒後意猶未盡,伏案揮毫在紙上將序文重書一遍,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連重書幾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華。這時他才明白,這篇序文已經是自己一生中的頂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在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跡。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筆法姿態必不相同,如出現的20個“之”字,竟然無一雷同,成為書法史上的一絕。於是《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5、龍舟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曆史極其悠久,節日風俗也極為豐富,其中賽龍舟是端陽節最重要的活動,傳說是為紀念著名的龍的傳人、偉大的詩人和愛國者屈原。南朝梁人撰寫的《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傳說屈原死後變成了江神(江龍),即“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說。人們自所以這樣認為原因有二:其一,屈原生前說他是黃帝的孫子顓頊帝的後裔(《史記·楚世家》也明確說“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其二,他在他的傳世名作《九歌》中多次對龍進行了極富感染力的描寫,他還繪聲繪色地說自己駕馭八條龍騰雲駕霧:“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故聞一多先生曾將端午節稱為“龍的節日”。

古代的龍舟競渡場面是很壯觀的。唐代詩人張建封有《競渡歌》描繪了賽龍舟的精彩場面:“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翰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古時皇家龍舟的制作極為奢華,如南宋畫李嵩所畫《中天戲水冊》中的大龍舟,頭、尾、鱗、鬣皆雕鏤金飾,舟上建層樓臺觀,檻曲安設禦座,兩舷各三槳,氣勢雄偉,金碧輝煌。龍舟競渡規模亦宏大壯觀,官員、百姓以至深閨少女都要臨水觀看。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鬱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團結協作精神的體育運動。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於1984516日做出決定,將龍舟競渡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8566日,中國龍舟協會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並將獎杯定為“屈原杯”。

6、各民族的各種禱龍節

古時全國各地都有龍王廟,各地根據不同的風俗,選定某日為禱龍節,屆時百姓都攜帶祭品去龍王廟祭祀龍王。

古時各地著名的禱龍節日有:⑴、農曆正月初五是雲南河口大青山地區瑤族的“龍頭節”,這天當地百姓皆備供品祭祀龍王;七月二十日是“龍母上天節”;八月二十日是“龍公上天節”。⑵、從三月穀雨這一天算起,湘西一帶的苗族群眾便開始過自己的傳統節日“看龍場”。⑶、三月十五日是雲南麗江地區枘西族的“龍王廟會”。⑷、南方江浙一帶,三月十八日有為白龍過生日的習俗。⑸、崩龍族的“祭龍王”也在三月份,具體日子由族中頭人確定。⑹、四月份,山西大同城西以祭祀“護法龍王”為主要內容的“雷音寺廟會”。⑺、六月初十到六月十六,四川松潘岷山南麓叢林中有“黃龍寺廟會”。⑻、六月二十三日,河北省神麇山北麓有“黑龍廟會”。⑼、七月十七日,是江蘇無錫鴻山的“龍娘廟會”。⑽、八月初一,江蘇武進縣有“白龍廟會”。⑾、八月十五中秋節,安徽省境內和香港銅鑼灣大坑地區有“龍燈會”。⑿、進入臘月,雲南元陽縣哀牢山一帶的哈尼族人要在第一個牛日舉行為期兩天的“祭龍會”……

中國民族眾多,與龍有關的節日舉不勝舉。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種禱龍節的祭祀方式雖然形式多樣各具特色,但主旨都是與漢族的三月三龍王廟會是一致的,即祈雨、求福、免災,紀念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龍神等。在沿海地區,禱龍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求雨,而是為了漁業豐收,海事平安。

九、龍崇拜對宗教的影響

1、龍崇拜對道教的影響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所以它一產生就給予龍很高的地位,道教的著名人物都自稱與龍有關系。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的孫子張魯有十個兒子,號稱“張氏十龍”,其女兒未婚而孕生了兩條小龍。其後的許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自稱與龍有神秘的關系,如南朝時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說其母夢龍而生,他是一個龍種。

2、龍崇拜對佛教的影響

史學家研究認為,最先將龍崇拜傳入印度的是禹的後裔。商滅夏之後,夏的一部分奴隸主(禹的後裔)徙往西北地區,到達甘肅等地之後,繼續向西遷徙,進入西域的焉耆國。後來,這此遷入焉耆國的龍氏族部落至晉代成為該國的統治者,並以“龍”為姓。他們把自己的龍文化帶入西域是肯定無疑的,於是印度的佛教中出現了“那伽Naga)”的神獸,這種神獸長身無足,在水中稱王。實際上,那伽的原型是南亞熱帶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護衛者,按佛經的說法,佛降生後,那迦護衛在佛的左右,吐一溫一涼的淨水為佛洗浴,並在空中歌舞贊禮,散各種妙花。那伽的數目在佛經中說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說法,每位又有眷屬千百。那迦可興雲布雨、決江開瀆、致福卻災,居於海川沼淵之中,顯然,佛教中的那伽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有許多相似之處。東漢明帝即位後,派郎中蔡音帶人去西天求佛。蔡音到了天竺(印度),請人畫了佛像,邀請兩位佛門大師攝摩騰、竺法蘭回洛陽。公元68年,明帝下詔建了洛陽白馬寺供兩位佛師居住,蔡音協助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典《四十二章經》,於是蔡音就把“那伽”翻譯為龍,於是中國式的佛教中就有了龍神、龍王。不過“那伽”在印度佛教中的地位很低,不過是普通的護法神而已,而且“那伽”有三種“克星”,第一克星便是金翅鳥,說金翅鳥每天以“那伽”為食,一天需要吃一條“那伽”王,五百條小“那伽”。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若是龍隨便成為金翅鳥的美餐,中國人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真龍天子”明帝也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龍在蔡音翻譯的中國式的佛教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而中國的百姓原本就崇拜龍,對佛教中的龍也就慨然接受,並以中國文化中的龍來理解佛教中的龍了。中國式的佛教受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龍的地位不斷提高。在道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成為玉皇大帝的直屬部下;在儒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強調仁、信、義,強調夫婦、弟兄、父女之情,並有善惡之分,而且中國的龍的夫人一般不是它的同類,而常常是鳳凰或者是人間的美女。

道教和中國式的佛教對龍的神化又反過來加劇了人們對龍的崇拜。

 

第二節、中國的鳳文化

就像龍的產生一樣,鳳凰也是由鳥圖騰崇拜產生的“神物”。二十世紀的一些學者根據一些古典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在原始社會末期,鳳凰是伏羲時代的當時中國另一個強大的與太昊部落通婚的東夷少昊(又稱少嗥)部落的圖騰。《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少昊鳥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

一、鳳凰的產生

1、東夷少昊部落簡介

在東夷太昊伏羲部落東部(今膠東半島東部)有一個也很強大的部落,那就是少昊部落,當時少昊部落的首領叫金天氏,當時兩個部落很友好,互相通婚。後來太昊伏羲為了傳播他的發明而帶著太昊部落的大多數人向西南部發展,而少昊金天氏還在膠東半島東部。到了炎帝、黃帝時代,蚩尤為少昊部落的首領,蚩尤是一個很有能力、也很有野心的人,所以他向西南不斷擴大地盤,黃帝是一個主張與其它部落友善的首領,所以對蚩尤的侵略保持了克制的態度,於是原屬太昊部落的很多地方被蚩尤占領,此時包括山東濰坊在內的西南的很大地區成為了蚩尤的地盤。蚩尤的野心原來越大,他把黃帝的克制當作了可欺,於是向黃帝發起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於是具有雄才大略的黃帝被迫進行了反侵略戰爭。經過數年的戰爭,黃帝終於戰勝了蚩尤,在混戰中蚩尤被黃帝的部下殺死。於是黃帝派他的長子玄器作了少昊部落的首領。蚩尤的侵略促進了鳳圖騰與龍圖騰的融合,原來以龍為圖騰的原太昊部落的人也把鳳凰當作吉祥物。

2、東夷少昊部落的鳥崇拜

與太昊伏羲部落處於同時代的相鄰的少昊金天氏為什麼崇拜鳥呢?正像太昊伏羲部落崇拜蛇一樣,這也是由當時所處的環境決定的。因為當時洪水泛濫,太昊伏羲部落的人羨慕蛇,但少皞金天氏的人發現洪水對會飛的鳥兒沒有任何威脅,於是他們就產生了羨慕鳥兒飛行的本領,於是產生了一些神話故事。《山海經·海外南經》雲:“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這個神話故事正是表達了少皞金天氏部落的人渴望在萬裏藍天飛行的願望。隨著人們的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發現了一些鳥兒的特殊本領,如燕子、大雁能隨季節變化而長途遷徙而不迷失方向,雄野雞在固定的時辰能長鳴,於是他們便認為既能在森林生存又能飛行天空的禽鳥具有“溝通天地”的神性,於是他們選擇了用禽鳥祭天。對所用祭天的禽鳥的崇拜產生了鳥圖騰。

3、東夷少昊部落的圖騰是原始野公雞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我認為東夷少昊部落的圖騰是一種原始野公雞。

《廣志》曰:“雞有胡髯,五指,金骹,反翅之種,大者蜀,小者荊。白雞金骹者美;長尾雞,尾細而長,長五尺餘。出東夷韓國。九真郡出長鳴雞。”此記載中的“東夷”就是指當時的東夷少昊部落,此記載說明了東夷少昊部落崇拜公雞。

《古小說鉤沉》和《玄中記》稱“東南有桃都也,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裏。上有一天雞,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雞則鳴,群雞則隨之鳴。”此記載中的“東南”也就是指當時的東夷少昊部落。此記載也說明了東夷少昊部落崇拜公雞。

《神異經·東荒經》雲:“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潮水應之矣。”此記載中的“扶桑”指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指當時的東夷少昊部落。此記載也說明了東夷少昊部落崇拜公雞。

《山海經·海外西經》載:“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鳳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飲之,所欲自從也。百獸相與群居,在四蛇北。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山海經·大荒西經》雲:“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是謂沃之野。”這兩則記載說明那時人們喜愛崇拜的鳳凰具有雞的特性。雄雞高鳴為歌、相鬥為舞,母雞下蛋為人食。這鳳凰既能為人歌舞取樂,又為人們提供食物,人們怎能不感激它們呢?

《法苑珠林》卷四九引劉向《孝子傳》載:“舜父夜臥,夢見一鳳凰,自名為雞,口銜米以哺己,言雞為子孫,視之,如鳳凰,黃帝夢書言之,此子孫當有貴者。”舜出生在山東濰坊諸城市萬家莊鄉諸馮村,此記載說明了兩點:其一,說明堯時代的山東濰坊附近地區已經是少昊部落的領地,所以原來以龍為圖騰的原太昊部落的人也把鳳凰當作吉祥物;其二,說明鳳凰的原型是雞。

很多史書記載了東夷人用雞祭祀神靈和祖先。《禮記》曰:“祭宗廟之禮,雞曰翰音。”《左傳》記:“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門之侍者,曰:憚為犧也。”《山海經》中有十餘處提到祭祀山神時都要用雞,尤其是雄雞(雄雞更像鳳凰),說明這種風俗是非常悠久的(民間還有用雞骨、雞蛋占蔔的風俗),可見雞的神靈。我國西藏的珞巴族至今仍保留著殺雞看肝紋占蔔凶吉的風俗,有時為了獲得好的征兆,往往要連殺數十只雞,這種行為含有獻祭、驅災的意思。

東夷少昊部落之所以崇拜公雞,我認為原因有四:其一,雄雞有對夜晚時間的特殊感應本領,並通過高亢嘹亮啼鳴告訴人們不同的時辰。特別是黎明前的啼鳴,是公雞最鮮明的特征,並預示著太陽的升起,所以古人稱太陽為火鳳凰。古人把這一特征附會到陰陽五行,認為雞鳴帶來日出,故屬陽,屬火。《春秋話題辭》曰:“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日出雞鳴,以類威也。”其二,雞對地震、暴風雨等自然災害的預感本領。直到現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諺語:“燕子低飛蛇過道,雞晚俗窩蛤蟆叫,鹽壇出水煙葉潮,大雨不久就來到。”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由於受太陽和月球引力的影響,地球的磁場在不斷地變化,公雞對地磁場的變化有特殊的感知本領,所以公雞能報告時辰。地震、暴風雨等自然災害來臨之前,地磁場會發生異常變化,這種變化也會被雞、燕子、蛇等動物感知,並做出異常不安的反應。古人不知道公雞對地磁場的感應原理,所以他們認為公雞很神奇,所以他們崇拜公雞。所以古人還把雞與星宿和八卦相關聯,《春秋運鬥樞》曰:“玉衡星散為雞。”《易林》曰:“巽為雞,雞鳴時節,家樂無憂。”其三,強壯的野公雞曾經是百鳥之王。我初中的一個同學住在一座遠離村莊的山上,他家養了很多雞,這些雞因為生活在野生環境中,所以又恢複了其祖先遺傳下來的野生本領,晚上在院子裏的三個大梧桐樹上睡覺,白天遇到狐狸、野貓、黃鼠狼等天敵,它們會騰空飛到樹上去。強壯的公雞根本不把老鷹放在眼裏。我曾經親眼目睹了一個精彩的鏡頭:一支老鷹在空中低空盤旋,放哨的一只母雞立即發出叫聲,於是所有的母雞迅速飛到強壯的公雞周圍,那強壯的公雞從容地歪了一下頭,用一只眼睛搜索到了老鷹,於是立即縱起脖子上的美麗的羽毛,拿出了“馬步”姿勢,忽閃著翅膀,做好了騰空戰鬥的准備。在老鷹俯沖下來的一刹那,公雞騰空而起迎了上去,結果老鷹緊急改變了飛行方向,灰溜溜地飛走了。公雞得意地忽閃了幾下翅膀,引吭高歌一聲,母雞們又悠哉遊哉地覓食去了。我的同學告訴我,他看到過許多次這樣的場面,還看到過公雞勇敢與老鷹搏鬥動人情景,還說在山裏野生養雞的人家都養幾只強壯的公雞,強壯的公雞是雞群的保護神。由此看來,原始公雞曾經是地球上名副其實的百鳥之王。其四,公雞的五彩繽紛的極其漂亮的羽毛和瀟灑的風度也是令古人崇拜的一個原因。這一點可以從許許多多後人對公雞的崇拜的文字記載得到證明,例如《韓詩外傳》載:“君不見夫雞乎?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合在一起,便是所謂五德。此記載說明了兩點:一是,說明了人們對雞崇拜的影響之深之遠;二是,說明了雞具備了人們崇拜的鳳凰的美德,也就是說雞是鳳凰的原型。

曆史學家顧頡剛說:“古代中國東方有個大氏族,名為鳥夷。他們以鳥為圖騰,凡是鳥夷族或定居東方接受鳥夷文化的部族都說自己的始祖是從鳥卵裏生出來的。”

現在不難看出,東夷少昊部落的圖騰是原始野公雞。

4、古人對原始野公雞圖騰的神化產生了“鳳凰”

《說文》雲:“鳳,神鳥也……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此記載說明鳳凰出自東夷。

《山海經·南次山經》載:“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此記載中的“丹水”即今山東濰坊昌樂縣境內的大丹河。此記載說明了兩點:其一,再次說明堯時代的山東濰坊附近地區已經是少昊部落的領地;其二,再次說明鳳凰的原型是雞;其三,這鳳凰的“德、義、禮、仁、信”,正是來自於雞的“文、武、勇、仁、信”;其四,說明鳳凰已經是一種人們崇拜的能保天下安寧的吉祥的“神物”。

《大戴禮·易本命》雲:“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長。”《毛詩陸疏廣要》釋之雲:“龍乘雲,鳳乘風……眾鳥偃服也。”這兩則記載說明了此時的鳳凰已經是像龍一樣的神通廣大的“神物”了,而且鳳凰已經成了百鳥之王(與龍是百獸之王相對應)。

《春秋演孔圖》載:“鳳,火精。”《春秋元命苞》曰:“火離為鳳。”也就是說,鳳凰是五行中的離火臻化為精而生成的。此兩則記載雖然是神化鳳凰,但還是說明了有雞的屬性。

現在不難看出,“鳳凰”是人們對原始野公雞圖騰的神化而產生的“神物”。

二、中華民族的著名先祖與與鳳凰的關系

正像自稱龍的女媧、伏羲、炎帝、黃帝等中華民族的祖先們神化龍一樣,鳳凰成為一種“神物”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們神化的功勞。請看:

1、東夷少昊金天氏與神鳥

少昊金天氏部落是與太昊伏羲氏部落相鄰的兩個友好的相互通婚的部落,我們把伏羲作為祖先,顯然我們的身體中也有金天氏的遺傳基因,他也應該是我們的祖先。曆史文獻雖然對少昊金天氏的功績記載很少,他的後人後來敢與龍的傳人抗衡(蚩尤與黃帝較量),並兩次奪得了天下(後羿和寒浞奪取了夏朝太康的政權,湯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潮),說明東夷少昊部落是一個很強大的部落,說明少昊金天氏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請看曆史文獻對這位祖先是怎樣記載的:王嘉《拾遺記·卷一》載:“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之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於水際,與皇娥謹戲。帝子以皇娥泛於海上,以桂枝為表,結熏茅為旌,刻玉為鳩,置於表端。”此記載說明金天氏是一種神鳥“鳩”的兒子,所以少昊金天氏部落以“鳩”為圖騰。

2、蚩尤與鳳凰

蚩尤是少昊金天氏的後裔。由於受封建正統觀念和狹隘民族意識的影響,舊時史家多將這位與炎帝、黃帝鼎峙抗爭,並壯烈地被“殺之中冀”的華夏先民首領,描述成“獸身人語”的形象,但他還是贏得了很多客觀對待曆史的後人的尊重。夏朝時代,人們傳說蚩尤死後變成了雨神,所以人們求雨時祭祀他(《春秋繁露·求雨》:“夏求雨……其神蚩尤”);管仲對蚩尤的聰明才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管子·地數篇》中說:“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鋁、矛、戟……”;在秦始皇的心目中除除了蒼天、泰山就是蚩尤,(《封禪書》載:“一曰天主祠天,二曰地主祠泰山,三曰兵主祠蚩尤”);在劉邦的心目中,蚩尤與黃帝的地位是平等的,《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了劉邦起兵時,“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由於受傳統思想的束縛,韓非用婉轉的方式表達了對蚩尤的敬仰,他在:《韓非子·十過》中記載:“昔者,皇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館,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瀝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神話,而是黃帝召集的一個諸侯談判會議,因為那時的各部落首領都自稱是神。在這裏表面上看蚩尤沒有黃帝威風,但黃帝崇拜的“騰蛇”伏地,而蚩尤崇拜的“鳳凰”卻覆上。

蚩尤墓在今山東泰安市東平縣(《史記·封禪公》載:“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由此說明蚩尤是在東平戰死。

3、黃帝與“人首鳥形神婦”

《黃帝玄女戰法》雲:“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勝’遂得戰法焉。”聰明的黃帝在此用的是精神戰法,意思是東夷少昊部落崇拜的鳥神讓他消滅蚩尤的。自稱是龍的黃帝卻跪在了鳥神的腳下,說明了黃帝對鳥神是無限崇敬的。《韓詩外傳卷八》雲:“黃帝即位,宇內和平,未見鳳凰,惟思其象。乃召天老而問之,天老對曰:‘夫鳳象,鴻前麟後,蛇頸而魚尾,龍文而龜身,燕頷而雞喙,載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明。天下有道,得鳳象之一,則鳳過之;得鳳象之二,則鳳翔之;得鳳象之三,則鳳集之;得鳳象之四,則鳳春秋下之;得鳳象之五,則鳳沒身居之。’黃帝曰:‘於戲,允哉,朕何敢與焉!’於是黃帝乃服黃衣,戴黃冕,致齋於宮,鳳乃蔽日而至,止帝東囿,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通過此記載,說明了黃帝非常喜歡鳳凰這種吉祥物。

4、炎帝與神鳥

《山海經·北次三經》雲:“發鳩之山,其上名拓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鑊詨,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這就是中國著名的神話“精衛填海”。炎帝說他的女兒被東海之水淹死以後變成了神鳥“精衛”,說明了炎帝也是崇拜鳥神的。

5、少昊帝摯與鳳凰

少昊帝摯是黃帝與他的一個叫嫘妃的妃子生的,是黃帝的長子(《帝王世紀》:“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史記·五帝本紀》集解曰:黃帝之妃“太史公乃據大戴禮,以祖生昌意及玄囂,玄囂即青陽也。嫘妃生昌意及玄囂,玄囂即青陽也……宋衷又雲:‘玄囂青陽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金德王,非五運之次,故敘五帝不數之也。’”)。帝摯的聰明之處就是尊重少昊部落的鳳凰崇拜,他一上任就說看到了鳳凰(《左傳·昭公十七年》:“少昊摯之立也,鳳鳥(即鳳凰)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所以很快控制了少昊部落。

少昊陵在今山東曲阜(《左傳·定公四年》說:“伯禽封於少昊之墟”;《史記·魯周公世家》說:“封周公旦於少昊之墟曲阜”)。

6、舜與鳳凰

《史記·五帝本紀》說在舜繼位時:“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韶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7、夏朝與鳳凰

《史記·五帝本紀》說在禹繼位時:“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詩經·大雅·卷阿》雲:“鳳凰於飛,亦傅於天……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意思是說夏朝建國時,鳳凰一邊飛舞一邊歡快地鳴叫。

三、鳳凰的形象和神性的演變

簡單地說,鳳凰的形象的演變經曆了單一、複雜、抽象三個過程。導致鳳凰形象變化的關鍵人物是伯益的後裔孟戲。在孟戲之前鳳凰的形象是公雞的樣子,孟戲把人們崇拜的能報時辰的玄鳥馴化成了家禽,後來孟戲發現人們不但不分季節地吃雞的卵,而且隨意屠宰雞,孟戲覺得這是他的罪過,就帶著家人悄悄地離開了商王(《太平禦覽卷九一五引括地圖》雲:“孟虧人首鳥身,其先為虞氏馴百獸,夏後之末世,民始食卵,孟虧去之,鳳凰隨與止於此。山多竹,長千仞,鳳凰食竹實,孟虧食木食。去九疑萬八千裏。孟虧即秦本紀之孟戲也。”)。雞變成了普通的家禽,人們對雞的神秘感消失,於是鳳凰的形象變得複雜化:《山海經》稱:“丹穴之山,有鳥狀如鶴,五色而文,名曰鳳。”《京房易傳》雲:“鳳皇,雁前麟後,雞喙燕頷,蛇頸龜背,魚尾駢翼,高丈二尺。”《山海經·東山經》雲:“其狀如鶴,五采,而首文曰經,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股文曰信。是鳥自歌自舞,雄曰鳳,雌曰皇。”《宋書·符瑞志》雲:“蛇頭燕頜;龜背鱉腹,鶴頂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韓詩外傳》雲:“鳳象鴻前而鱗後,蛇頸而龜尾,龍文而龜身,燕頜而雞喙。”高誘注《山海經》雲:“畢方,木之精也,狀如鳥,青色赤腳,一足,不食五穀。”《博物志異鳥》雲:“崇邱山有鳥,一足一翼一目,相得而飛,名曰風,見則吉良,乘之壽千歲。”後來鳳凰的形象變得像雄孔雀。

鳳凰的神性的演變是隨著人類社會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由低級向高級不斷演變的,從而使鳳凰成了“德、智、義、禮、仁、信”的象征,並賦予其“向陽”、“喜火”、“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的神性。鳳凰的身上體現著中華民族向往光明、無私奉獻、重德、誠信、重情、愛美的精神風貌。

正是因為龍和鳳被神化,所以曆代封建帝王都想壟斷龍和鳳,但是民間還把具有超人才智和高尚道德的奇才比作龍、鳳。如:孔子用龍比老子,是取了龍升天潛淵、靈異善變的神性,來比老子的靜動自如的神采和縱橫天下的思辯才能。老子用鳳比孔子,則是取了鳳的尚潔、仁義的神性,來比孔子的智善和悅的品性和仁愛為本、律己惠人的聖德。再如:《三國志》中,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而晉代的陸雲六歲能賦詩為文,閔鴻見了歎為神童:“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四、鳳凰的生活習性

為什麼古人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現在各地為了招商引資,為了吸引人才,都千方百計改善投資環境,制定優惠政策,於是常說:“有了梧桐樹,不愁鳳凰來”;而對於投資環境不佳、政策僵化的地方則說:“沒有梧桐樹招不來金鳳凰”。為什麼古人說鳳凰“非梧桐不棲”?《詩經》中說梧桐樹是在鳳凰的召喚下長出來的:“鳳皇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也就是說梧桐是為鳳凰而生。梧桐有頑強的生命力,梧桐有傲岸的姿態,它把根深深地紮進大地,把枝幹伸向藍天,去擁抱春的溫柔,去點綴夏的明媚,去笑傲秋的寒霜,去博擊冬的風雪。正因如此,梧桐贏得了很多文人的深情贊譽,如張耒在《夜坐》中雲:“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梧桐真不甘先謝,數葉迎風尚有聲!”詩人靜坐中庭,只見幾片不甘凋落的梧桐葉子索索作響,令人不由想起頑強抗爭的精神。

鳳凰為何“非竹實不食”呢?竹有修長、挺直、有節、四季常青、枝繁葉茂等自然品性。這些自然品性和高潔之士向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精神、道德操守、生活狀態相吻合。於是,自然品性被人文的精神之光關照,竹就有了內容豐富的象征意味。修長,是美好的姿態;挺直,是立身的榜樣;有節,是貞操的標志;四季常青,是意志堅定、毅力頑強的表征;枝繁葉茂,呈顯的是瀟灑的風度和旺盛的生命力。竹有如此這般的品性,於是高雅的文人把它與松、梅一起,推崇為“歲寒三友”,又能與梅、蘭、菊一起,成為繪畫作品中的“四貴”。曆代文才俊彥,也多愛竹、植竹、賞竹、畫竹、贊竹。魏晉時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七位文士,喜歡作“竹林之遊”,因此被世人譽為“竹林七賢”。宋代大學士蘇東坡也特別戀竹,留下了“寧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號稱詩書畫三絕的清代鄭板橋的竹畫聞名天下。板橋在《竹石圖》上題詩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仁爾東西南北風。”板橋在此詩中歌頌的是長在岩石縫裏的竹子的那種蔑視俗見的高潔、頑強的精神;板橋在《南園畫竹贈郭質亭先生》一詩中寫道:“我輩為官困煞人,到君園館長精神,請看一片蕭蕭竹,畫裏階前總絕塵。”板橋在此詩中歌頌的是竹子的超凡脫塵的精神;板橋在《題臥竹圖》一詩中寫道:“一支臥竹一支昂,石筍蕭然與竹長。好是倪迂清閟閣,階前點綴不尋常。”此題詩借元代畫家倪迂的高潔風骨,以詩言志。竹子的品位很高潔,而“竹實”更是難見之物,據說竹子是六十年一易根,易根之前才開花結實,所結之實十分罕見。鳳凰“非竹實不食”,說明鳳凰超越了一般凡鳥,具有崇高尚潔的品性。鳳凰的崇高尚潔品性正是人間高潔之士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品性。

為什麼古人說鳳凰“非醴泉不飲”?醴泉即清澈甘甜沒有絲毫汙染的泉水。鳳凰“非醴泉不飲”也說明了鳳凰的崇高尚潔品性。

鳳凰的衣食住都是高潔之物,自然說明人們心目中的鳳凰是極其高潔的“神物”。

五、龍鳳呈祥

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龍鳳呈祥”是最常見也是很好看的一種。畫面上,龍、鳳各居一半。龍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氣。

龍通常不娶他的同類為妻,而娶鳳凰為妻,而且鳳凰能生龍子,何故?史學家認為這源於東夷兩個相鄰的以龍為圖騰的太昊和以鳳凰為圖騰的少昊兩個部落的相互通婚,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原始人與動物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實行的是群婚制,兒子、孫子可以把母親當妻子,爺爺可以把女兒、孫女當妻子,這種觀念延續了漫長的歲月,不同的部落延續的時間又不同。當東夷人類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以後,部落之間為了爭奪地盤經常進行戰爭,勝利的一方把戰敗方的男子全部殺死,而把女子留下來給勝利一方的男子做妻子。於是人們發現了一個奧秘,本部落之間通婚出生的孩子經常出現一些不吉祥的畸形兒,而娶別部落的女子為妻子生的孩子卻很正常,且很健康,於是進化水平較高的東夷太昊和少昊部落的先民們首先認識到了近親結婚不利於繁衍健康的後代,於是規定本氏族的人不許通婚,於是東夷兩個相鄰的以龍為圖騰的太昊和以鳳凰為圖騰的少昊兩個部落首先達成了相互通婚的協議。這種通婚的方式既促進了以龍為圖騰的太昊部落對鳳圖騰的認可,同時也促進了以鳳為圖騰的少昊部落對龍圖騰的認可,這便是“龍鳳相合”的最初的原因。“龍鳳相合”的婚姻制度的改革保證了繁衍健康的後代,很少再出現不吉祥的怪胎,於是人們便把“龍鳳相合”作為吉祥的象征。伏羲的發明創造首先使以龍為圖騰的太昊和以鳳為圖騰的少昊兩個部落文明強大起來,伏羲在向中原及西部地區傳播他的發明創造的同時,也將東夷“龍鳳相合”的吉祥理念傳給了中原及西部地區,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龍鳳呈祥”成了整個中華民族共同接受的吉祥理念。曆史上著名“龍的傳人”的部落領袖在推行“龍鳳相合”的婚姻制度改革中起到了模範作用。如《史記》記載,“龍的傳人”顓頊帝把孫女嫁給了鳳的傳人而生了秦始皇的祖先大業;龍的傳人”舜王把名叫姚玉女的女兒嫁給了鳳的傳人大業的兒子伯益。

後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雖然曆代封建帝王使盡手段壟斷龍鳳,但在民間人們還是始終把龍鳳作為最吉祥的象征,於是便有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龍呤虎嘯”、“鳳凰來儀”、“龍騰虎躍”、“鳳毛濟美”、“龍爭虎鬥”、“鳳凰於飛”、“龍馬精神”、“鳳毛麟角”、“龍盤虎踞”、“鳳鳴朝陽”、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章鳳姿”、“龍眉鳳目”、“龍躍鳳鳴”、“龍肝鳳髓”、“龍駒鳳雛”、“龍蟠鳳逸”等成語。

龍鳳呈祥是古人對龍和鳳的雙重崇拜的產物。

 

六、鳳凰與藝術

由於鳳與龍一樣,只是一種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祥瑞“神物”,因而一向為藝術家們所看重,世世代代的各類藝術家們用他們的豐富的想象力完善著鳳凰的美好形象。屈原不僅縱情高歌龍,還深情長吟鳳,他在傳世名作《離騷》中深情贊譽道:“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他在《九章·涉江》寄予鳳凰綿綿深情:“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禦,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信佗傺,忽乎吾將行兮。”世世代代的藝術家們對鳳凰的深情描繪對我們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塑造,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到了上世紀20年代,當積弱積貧的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下處於被瓜分、被肢解的危局下,由當時傑出的青年詩人郭沫若所放歌的新詩《鳳凰涅盤》,竟是以鳳凰在烈火中重獲新生的鮮明意象,大力謳歌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追求複興的超凡偉力,由此使鳳凰在我國新文學史上成為民族複興、奮發向上的精神象征。

鳳凰作為一種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形象,千百年間,它不僅成為民族祥瑞征兆,美好情感的載體,英才俊彥的佳譽,同時還以其愈加瑰麗多姿的文化內涵,進而成為體現民族精神活性的象征。千百年來,它與龍文化相輔相存,曆久不衰,並行不悖,輝映千古,展示出了華夏子孫崛起於神州之上、奮飛於九天之外的壯美情懷和雄心壯志,從而共同成為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曆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第三節、龍鳳與君權的結合

禹死後將帝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從此以後帝位變成了世襲制。啟為了說明世襲制的“合理性”,拋出了“君權天授”口號。《尚書·召誥》有夏服(受)天命。這是“君權天授”最早的記載。“君權天授”是統治者故意對天神化的一個標志。因為“龍的傳人”禹喜歡鳳凰,所以夏朝曆代帝王也喜歡鳳凰,但鳳凰的地位還是在龍之後。

少昊部落的“鳳凰的傳人”湯推翻了“龍的傳人”夏桀建立了商朝(《史記·殷本記》載: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湯的祖宗契是東夷少昊部落蚩尤的後裔,所以湯說自己的祖宗契是是鳳凰的兒子(《史記·殷本記》雲殷契,母曰簡狄,有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是為成湯。”),夏朝的統治者,也鼓吹“君權天授”,但是他們說商朝的統治權是鳳凰代表天賦予的(《商頌·玄鳥》稱:“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筆者注:《楚辭·天問》在講述殷祖契的誕生時說:“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嘉?”而在《離騷》中則說:“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女戎之佚女……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這兩則記載都出自於屈原之手,講述是同一件事,一用“玄鳥”,一用“鳳皇”,所以“玄鳥”就是“鳳皇”。但由此可以說明在殷商初期,“鳳凰”這個詞還沒有誕生。]),所以在殷商朝鳳凰取代了龍而上升為第一位,因此鳳凰被神化為代表天意的神物。

周武王姬發在薑太公的輔佐下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姬發是黃帝的後裔所以他崇拜龍,但黃帝喜歡鳳凰,所以姬發說他的祖宗棄是龍子,但受到了百鳥的庇佑(《史記·周本記》雲:“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薑原。薑原為帝嚳元妃。薑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薑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饑,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武王在准備討伐殷商時,說他看到吉祥鳥大雁紛紛飛離了殷商,說明天已經不庇佑殷商了,討伐殷商的時機到了(《史記·周本記》雲:“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東漢著名經學家蔡邕在《琴操》中雲:“周成王時,天下化,鳳皇來舞於庭。成王乃援琴而歌曰:‘翔兮於紫庭,餘何德兮以感靈。’”由此可說明周朝雖然恢複了龍的第一位置,但還是把鳳凰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周的最高統治者既自稱是龍,又自稱“天子”——天的兒子,周的最高統治者都自稱“周天子”,他們都說是代表天管理人民,因此龍被神化為代表天意的神物。從此以後以後的所有的中國帝王都與龍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元前22139歲的秦王嬴政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春秋戰國,各國諸侯都被稱為。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同行。已經一統天下的嬴政,以為過去的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崇,他自己從“三皇五帝”取了兩個字,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新頭銜——皇帝。“皇帝”這個頭銜的出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名號變更,還反映了一種新的封建統治觀念的產生。在古代,的意思,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就稱商朝統治者創造的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嬴政兩個字結合起來,寓意有二:第一,說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的,即君權;第二,反映了他覺得僅僅是做人間的統治者還不滿足,還要當神。可見,皇帝的稱號,乃是嬴政神化權的一個產物。嬴政做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他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嬴政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為中國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謂,世代沿襲。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聖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第一,自稱黑龍。秦的始祖大業是顓頊(黃帝的孫子)的一個名叫女修的孫女的兒子。大業娶黃帝部落的女華為妻,生子名大費。大費輔佐禹治水成功,娶舜的女兒姚玉女為妻,並佐舜調馴鳥獸,稱為伯益……所以秦始皇“名正言順”地取得了與龍的聯系。秦始皇認為僅有這層關系還是不夠的,於是又直言不諱地自稱是黑龍:《史記·封禪書》中雲“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史記集解》載蘇林注:“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也。”第二,秦始皇還規定,他和他的皇子是龍,穿龍袍;嬪妃和皇女是鳳,插鳳釵、穿鳳頭鞋。從此以後鳳的意象被女性化,由此開啟了封建皇室女性以鳳為特征的輿服標志和宮廷裝飾。第三,自稱字的意義與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從此以後“”變成了天子的專用自稱。第四,取消諡法。諡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跡,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象話,更沒意義。他宣布廢除諡法,不准後代臣子評價自己。

龍作為皇帝的代稱,換句話說,“真龍天子”出現,是劉邦發明的。這位以泗水亭長起事、“好酒及色”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缺乏項羽那“世世為楚將”的顯赫身世,於是他出於政治的需要,編造了顯示他先天不凡的奇異經曆神化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威信與號召力。且看《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述:“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高祖為人,隆准而龍顏……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自此以後,曆代封建皇帝皆以“真龍天子”自居,自此以後龍成了王權的象征,直至清朝滅亡,皇權永絕。禹以後的帝王雖然都以龍神化自己,但他們神化自己的目的已經改變了,他們是借助於神權鞏固自己的王權,從而達到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根本目的。

在中國的曆史上還出了一個唯一的女皇帝,那就是武則天,武則天再揚鳳凰之威。秦始皇以後的曆代封建帝王皆遵循了秦始皇的發明。但據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等書記載,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武則天篡奪了李家的江山稱帝後,立即進行了兩項“龍鳳改革”:一是,將政府部門改變名稱,如改中書省為鳳閣、改門下省為鸞臺;二是,官員皆以鳳閣、鸞臺定級別,如鳳閣×品、鸞臺×品;三是,在證聖元年,將皇帝聽朝、祭祀和慶賞的重地明堂“上施寶鳳”,全面改建。武則天以女性之身推行“龍鳳改革”,雖然弘揚了鳳凰之威,但實際上進一步強化了鳳凰的女性特征。

唐中宗李顯奪回皇帝寶座,恢複唐國號以後,曆代封建皇帝又皆遵循了秦始皇的發明,直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真龍天子”才壽終正寢。

 

第四節、龍鳳崇拜對我國古人思想的影響

 

人類的大腦從女媧時代出現了進化的飛躍,思維、想象能力迅速提高,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我國古人的思想與所有外國古人的思想走了兩條絕然相反的路。我們的崇拜龍的祖先女媧卻是在與制造災難的天神鬥爭中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於是我們的古人的思想從那時候起崇拜能戰勝天神的龍。龍鳳崇拜流傳千古,因為神永遠在龍鳳之下,所以絕大多數的古人的思想沒有受到神的束縛,所以沒有產生宗教,所以當外國古人被各種宗教搞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我們的古人卻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創造了璀璨的古代農業文明。

 

一、辯證唯物的陰陽五行思想

外國的古人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五花八門的宗教,我們中華民族的先哲卻創造了辯證唯物的陰陽五行思想。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增補本)給“陰陽”這個名詞作了三個方面的解釋,其中第一個解釋是這樣的:我國古代哲學指宇宙中貫通物質和認識的兩大對立面。我們這個“古代哲學”,是唯物辯證的哲學,是偉大的哲學!

陰陽思想是我們聰明的中華民族的祖先通過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觀察而產生的一種唯物辯證的世界觀。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例如:男為陽,女為陰;雄為陽,雌為陰;火為陽,水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山為陽,水為陰,等等。又如,“溫熱的”為陽,“寒冷的”為陰;“明亮的”為陽,“晦暗的”為陰,等等。陰陽的相互關系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陰陽的對立鬥爭: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天體運動、氣候變化,乃至人類社會、人體自身,都普遍存在著陰陽兩方面的相互對立,主要表現於它們之間相相互制約,相互鬥爭。

陰陽的依存互根:陰陽的兩個方面,既是互相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脫離另一方面而單獨存在。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無所謂下;熱為陽,寒為陰,沒有熱,無所謂寒;沒有寒,也無所謂熱。陰陽兩方面都是這樣,陰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為存在條件。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又稱為“互根”。

陰陽的消長轉化:陰陽消長,是說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陰陽雙方不是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陰陽消長”,是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中。如果這種“消長”關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時,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偏盛偏衰,人某方面的陰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事物的陰陽兩個方面,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還可以各自向著相反的方面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陰陽轉化則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以上陰陽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幾方面的關系,是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這些內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

五行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根據陰陽思想創造的。古人認為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包括人在內)的發展、變化,都是五種不同屬性的運動形式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發現,找出了宇宙間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它同樣閃爍的唯物辯證思想的光輝。

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所謂“行”是運動的意思。我國的古人認為宇宙間物質的相互關系有五種形式,故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金、木、水、火、土並不是指五種物質,也就是說“金”並不是黃金,“水”並也不是江河湖海中的水……下面我簡述一下這五種代表的含義:

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屬於金,這個金具有清靜、收殺的特性。

木,代表樹木,代表草,代表頑強的生命活力。白居易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中吟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木的特性,代表了生命的頑強的生發能力。

水,代表了流動性,具有寒冷、向下的川流不息的特性。

火,代表熱能,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

土,代表地球的本身,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

物質世界中的這五類特性的東西時刻在互相影響、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變化,這種變化很有規律性,名叫生克。

五行思想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而這種聯系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規律,因此生克就是五行思想用以概括和說明事物聯系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觀點。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約、克制、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辯證唯物的陰陽五行思想對我國的古代軍事、政治、哲學、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被譽為齊魯文化鼻祖的薑太公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運用唯物辯證的陰陽五行思想闡述治軍、治國之策的軍事家、思想家。

薑太公思想集中凝結在《六韜》一書中。現存的六卷《六韜》無論就書中內容及文字結構而論,都不是殷周之際的作品,但是體現了薑太公的治國治軍思想的精髓沒有改變。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後人根據文字的發展而不斷“翻譯”的結果。唯物辯證的陰陽五行思想對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薑太公是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直接用陰陽五行思想闡述戰略戰術的軍事家。《六韜》,借用周文王、周武王與薑太公對話的形式,運用唯物辯證的陰陽五行思想深入淺出地闡發了治國治軍的理論方針和獲取稱霸戰爭勝利的戰略戰術。其中除卷一《文韜》講治國安民的大方針,卷二《武韜》述利用武力或非武力手段壓取敵國政權的總戰略外,卷三、四、五、六所言都是些非常具體的戰術問題,處處閃爍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火花。如:

文王在豐,召太公曰:嗚呼!商王虐極,罪殺不辜,公尚助予憂民,如何?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以觀天道: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無災,不可先謀。必見天殃,又見人災,乃可以謀。必見其陽,又見其陰,乃知其心。

武王問太公曰:律音之聲,可以知三軍之消息,勝負之決乎?太公曰:深哉!王之問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宮、商、角、征、羽,此真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勝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虛無之情,以制剛強。無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文王問太公曰:守國奈何?太公曰:齋,將語君天地之經,四時所生,仁聖之道,民機之情。王齋七日,北面再拜而問之。太公曰:天生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聖人牧之。故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盈則藏,藏則複起。莫知所終,莫知所始。聖人配之,以為天地經紀。故天下治,仁聖藏,天下亂,仁聖昌,至道其然也。聖人之在天地間也,其義固大矣。因其常而視之,則民安。夫民動而為機,機動而得失爭矣。故發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為之先倡,而天下和之。極反其常,莫進而爭,莫退而遜。守國如此,與天地同光。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系、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所以說太公為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可以說,沒有太公理論及其所建立的齊國兵家,則不會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謀高超、理論完整、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影響巨大的中國兵學理論體系。今天,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的治國方略、用兵之道時,不能不重視太公的傑出貢獻、思想價值。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穀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太公的文韜武略被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所借鑒。

其次,陰陽思想使他產生了民本思想。同時代的外國的人民同時受著專制王朝和宗教神權的雙重壓迫,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他就提出了以民為本的見解,是十分罕見的!他的民本思想主要體現在愛民、行仁政,以德治國。薑太公通過自己長期生活在民眾中的親自實曆,不斷觀察,精心研究,對於民為貴、民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認識,並樹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識,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國治國之中,都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實行仁政,收服民心,使萬民歸心。他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意思是說,天下並非君王一人所有,而是天下人所共有。將天下之利分享天下萬民者,才能得到天下,而想獨占天下之利者,則會失去天下。他又說:“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太公來到齊國以後,要求齊國的官吏注意愛民,注意德行修養,以德治國,這正是齊魯民本思想的雛形。孔子從太公的這個主張找到了“仁”,孟子找到了“行仁政”的根據。雖然龍被周朝的最高統治者神化為代表天意的神物,但是精通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的薑太公卻提出了民本思想。薑太公作為政治家和思想家,民本思想可以說是薑太公對天意的婉轉否定。

薑太公的治國治軍思想和哲學思想不僅對周朝的治國方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後來齊魯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後來的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曆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後來李世民追封薑太公為武成王稱號,與孔子齊名,或許就是因為李世民看出了薑太公對齊魯文化乃至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貢獻。薑太公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傑出的“陰陽軍事家”、“陰陽思想家”。

薑太公是的輔佐武王伐紂的第一功臣,他又以民本思想治理齊國,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所以薑太公民本思想對武王、、康王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雖然武王、、康王都自稱天子,但是都能做到勤政愛民。特別是康王,他勤於政事,平易近民,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刑罰幾十年不用,使周王朝達到了鼎盛的黃金時代。

唯物辯證的陰陽思想和薑太公的民本思想已經深入民心,所以那個時候的很多平民百姓的內心中已經不畏懼“天”了,所以更不畏懼“天子”。周朝的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昏庸無能,結果他南巡漢水時,被船夫用特制的膠船暗算,葬身於魚腹之中。周朝的第十位天子周厲王任用佞臣,橫征暴斂,大肆揮霍,因而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議論。他就派巫師監視,殺死議論的人,使矛盾更為尖銳。三年以後,憤怒的鎬京“國民”終於暴動造反了,結果厲王只好狼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周朝邊境一個叫“”的地方(今山西霍縣東北)。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史稱周召共和周厲王死後,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使周王朝有所複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幹旱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結果民怨沸騰,周幽王被造反者死於驪山腳下,西周滅亡。第二年公元前771,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將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周幽王等昏君已經把“天子”的威信葬送了,所以那時各國諸侯和國民已經不把“天子”放在眼裏,所以從此以後進入了諸侯混戰的春秋戰國時代。

薑太公之後的的著名思想家是齊國名相管仲(公元前723~645年)。管仲的思想主要體現在《管子》一書中,唯物辨證的陰陽五行思想對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他根據唯物辨證的陰陽五行思想提出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宇宙觀。《管子·心術》曰:“道,不遠而難極也……虛無無形謂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說…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曰不遠而難極也。”他的意思是說,宇宙是無限大的,大得永遠也找不到邊際,小得永遠找不到最小。他這八個字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後來的惠施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就受管子這個宇宙觀的影響。可見管子已經徹底否定了天的“神性”。

其次,他根據陰陽思想提出了唯物辯證的“天道與人情”。“天道與人情”是管仲哲學思想的兩個基本範疇,也是管仲學派政治思想的基本哲學原則,他們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哲學思想。管仲還體現了“予之為取”的策略思想。這種“予之為取”的思想貫穿於管仲學派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思想中,它包含著對立面相互依存和轉化的辯證法思想。管子的“天道”沒有“神性”的色彩,而是指宇宙規律,自然規律。

再就是,他發展了民本思想。直接提出了流傳後世的四個字以人為本”。《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仲認為:“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意思是說,只有國家擁有大量的財富,才能給人民以物質利益,從而得到他們的擁戴,為天下所歸附。他還認為:“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意思是說,國家富足,統治者能給人民創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條件,政權才能鞏固。這體現了管仲的民本思想。以人為本的觀點,是齊國民本思想的精華。管仲以人為本”的觀點是對“君權天授”的謬論的根本否定。齊國民本思想做為先秦時期民本思想的重要分支和典型代表,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個性特征。它源遠流長,被後世優秀政治家所繼承、弘揚。直到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極其豐富、全面的借鑒價值。

我認為,管仲的“以人為本民本思想使中華民族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宗教,使絕大多數的炎黃子孫的思想沒有本人和宗教桎梏。正因如此,公元前五世紀,在釋迦牟尼帶領著佛教徒與其它宗教徒殘酷決鬥的時候,在波斯帝國的統治者和人民被拜火教的烈火烤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我們國家卻出現了一個“百家爭鳴”學術大發展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孫子等一大批世界級的思想家和軍事家。外國的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宗教,所以教會和封建君王聯合打擊學者。因為我國的封建君王崇拜龍鳳,所以支持學者。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學者都受到了各國君王的禮遇,還啟用許多學者的弟子做官。

二、龍崇拜使我國的古代文化具有龍文化的鮮明特色

龍喜歡水,所以崇拜龍的大智者也喜歡水,所以我國曆史上的薑太公、管仲、孔子、老子、莊子、孫子等舉世聞名的古代思想家、軍事家大多是因為喜歡水,而悟出了哲理,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龍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色。

薑太公善垂釣,他從水中悟出了很多哲理,因而他通常用水闡述他的思想。如,如他在論“情”時說:“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魚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親合,親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語應對者,情之飾也。至情者,事之極也。今臣言至情不諱,君其惡之乎?”他在論“治人”時說:“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則止,啟之則行,靜之則清。”

《管子》一書中《水地》等篇關於“水”的論述堪稱大觀,別具特色,蘊涵著豐富的“龍文化”內容。《管子·水地篇》說:“故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萬物莫不以生。”在這裏管仲明確地把水看作世間萬物的根源,是各種生命的根蒂。管仲認為,水不僅是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命之本,同樣也是萬物之靈——人的生命本源:“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凝蹇而為人。”這就強調了人是由水生化而來的,即男女精氣相合,水流布形成胚胎再成為人體。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此,管仲有深刻的認識。《管子·水地篇》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生也。”在這裏管仲認為水不但是孕育生命萬物的根基,也是產生美與醜、賢良與不肖、愚蠢與俊秀的基礎條件,即人的形貌、性格、品德、習俗等都與水密切相關。《管子·牧民篇》中雲:“下令於流水之原(源),使居於不爭之官(職業)……下令於流水之原,令順民心也……令順民心,則威令行。”在這裏管仲用水自源頭順流而下、自然而然的形態,說明頒布實施政令應順應民心、易於推行的道理。

三、龍崇拜使我國的絕大多數的封建皇帝都重視科學研究

外國的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宗教,所以教會和封建君王聯合打擊科學家。因為我國的封建君王崇拜龍鳳,所以支持發展科學,學術成就很高的人還當上了官員。外國的天文學家遭到了教會和封建君王的迫害,我們的天文學卻在曆代君王的關照下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國的古代天文學之所以領先世界,是許許多多的天文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我國的天文學曆史上,有五位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第一個是老子,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好像是個大皮囊,富有彈性,雖然空虛,一經壓迫,氣便外泄。他還說:“天之形狀似鳥卵,天包地外,猶卵之黃。”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的形狀就像一個鳥蛋,天包著地,就像鳥蛋殼包著蛋黃。正是老子的這種無神論的宇宙觀,有力地指導了後人對宇宙奧秘的研究探索。正當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公元90~168)出版《大綜合論》的著作的時候,正當天主教會為此洋洋得意的時候,龍的傳人中出現了第二個著名的天文學家,這就是東漢的著名科學家張衡(公元78~139)。張衡創制了研究地震的地動儀和研究天象的水力驅動渾天儀,地動儀能測出地震波動來源的方向;渾天儀上的星象出沒和實際的天象相合。他在《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著作中,對天地運行規律有進一步的解釋,提出“宇之表無限,宙之端無窮”,即宇宙是無限的主張。他測出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都是半度,黃道圈和赤道圈交角是24度,正確揭示了月食原理。他還總結了地震前的動物的異常反應,並教人們根據動物的異常反應預測地震。張衡的卓越貢獻,使許多的龍的傳人逃避了地震的災難,歐洲在公元1880年才制造出類似的儀器,比張衡晚了1700多年。張衡的地動儀用來指示地震方向的部件是八條銅龍,這表現了張衡的龍崇拜情結。張衡的卓越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出任掌管天文的最高官員——太史令。在天主教迫害哥白尼之前,龍的傳人中又出現了三位著名的天文學家祖沖之(429~500)、沉括(1031~1095)、郭守正(1231~1316),這三個龍的傳人不僅在天文學方面貢獻突出,而且在數學、機械、物理學、地質學、水力學方面做出了遙遙領先世界的傑出貢獻,而且這三位都出任了皇家官員,沉括還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在釋迦牟尼帶領著佛教徒與其它宗教徒殘酷決鬥的時候,龍的傳人中卻出現了一位堅決反對巫術迷信的傑出的醫學家,他就是扁鵲。據《史記》等書記載,他原姓秦,名越人,今河北任丘縣人,具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尤其擅長脈診,精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等科,《漢書·藝文志》載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等書。當教會高度贊揚蓋倫的錯誤的三精氣學說的時候,龍的傳人中卻出了一位傑出的外科醫生,他就是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145~208)。當蓋倫解剖猴子的時候,華佗已經是應用全身麻醉技術熟練地進行腹腔手術的出色的外科醫生,已經成功地進行諸如腹腔腫瘤摘除等大手術。可惜華佗被多疑的曹操殺害,否則中國的醫學就不僅僅靠“中醫”聞名世界了……當塞爾維特被教會活活地烤死的時候,龍的傳人中又出了一位傑出的醫學家,他的名字叫李時珍……

孔子在《易經》中說:“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因為電閃雷鳴、暴風驟雨、地震等自然現象長期以來沒有被科學搞清楚,所以在曆朝曆代的少數炎黃子孫的頭腦裏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正因如此,所以自劉邦以後的皇帝都是自稱“真龍天子”,但是皇帝根本不迷信鬼神,他們僅僅是借助封建迷信思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他們在爭奪皇帝寶座的時候,根本不相信什麼“君權天授”、“君權神授”,所以什麼樣的惡毒手段都能使出來。翻看史書,皇權爭奪的黑幕五花八門、怵目驚心。眾所周知的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兵變”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兵變”,毫不手軟地殺死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及其弟李元吉等人政敵。其中太子李建成是被李世民親自用弓箭射死。一場骨肉相殘的鬥爭,令他們的父親唐高祖痛心疾首,他迅速面對現實,立李世民為太子為了防止冤仇相報,永無絕止,高祖被迫忍痛下詔,誅殺建成元吉的子女,斬斷複仇的根源,以換取朝國的安定。其二,通過造反或者兵變奪取了皇位的皇帝,都采取五花八門的手段鏟除掌握兵權的功臣,這就是所謂的兔死狗烹。在除掉鏟除掌握兵權的功臣方面,最文明的算是趙匡胤,他和功臣們喝了一頓酒就被功臣打發回家了,史稱“酒杯釋兵權”;最不文明的算是朱元璋了,他一把火就把功臣都變成了“燒雞”。皇帝老兒為了保住皇位,都是早把仁義道德放在了腦後,更無論鬼神……即使是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兩個也僅僅是對長生不老藥感興趣。如果秦始皇相信君權神授,他會使盡種種毒辣的陰謀詭計滅掉六國?如果漢武帝相信君權神授,他會不惜犧牲成千上萬的將是的生命四處征討?中國的所有帝王才是真正的無神論者。

東漢末年道教產生、佛教進口以來,絕大多數的皇帝把道教、佛教作為維持封建統治的輔助工具,但是都不允許道教、佛教幹預政治。在曆史上有四個時期,一些佛教頭目受印度佛教的蠱惑有些忘乎所以了,所以出現了“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三武,指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一宗則指後周世宗。漢族曾經被當時的兩個信仰西藏喇嘛教的愚昧少數民族統治過,這就是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和滿族統治的清朝。雖然這兩個朝代的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卻受到了絕大多數的漢族官員的強烈抵制。絕大多數的漢族官員和百姓還是不信仰佛教,元朝的各位皇帝玩喇嘛教過火了,引起了漢族等民族的絕大多數的人民的反感,所以僅僅統治了90多年就被趕回了蒙古草原。清朝的手段高明一些,所以統治了200百多年。

任何民族的人的思想都有曆史傳承性,龍鳳崇拜使我國的絕大多數的古人的思想沒有受到宗教神權的桎梏,也使絕大多數的當代的龍的傳人具有了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思想。正因如此,我國在跳出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模式以後,便立即走上了科技興國的道路,便立即立即進入了現代化建設的快車道,便立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的成就。

 

第五節、龍鳳精神

馬克思說:“神話是在想象中和通過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因此,隨著自然力在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筆者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第761]是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神話或者已經變成了現實,或者已經被科學揭示了。現在即使中學生也知道海嘯、颶風、洪水、彩虹、雷電雲雨、海市蜃樓並不是什麼龍的神通,而是正常的自然現象。龍、鳳既然是我們的祖先虛構出來的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的“神物”,那麼為什麼當今世界各地的不管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的華人都以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龍鳳精神,世世代代的龍的傳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發展了龍鳳精神:首先是那些為了捍衛龍的尊嚴而從容就義的成千成萬的民族英雄,其次是所有的以各種方式辛勤勞動的人,特別是那些科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藝術家、文學家等,他們以自己的汗水推動了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

數千萬的海外龍的傳人以其先民固有的堅毅、睿智和勤奮,躋身於世界各國的科技、文化、政治、經濟最高層面,為推動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做出了不朽的功勳,其中在科技界的傑出代表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吳健雄等,在政界有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議員、部長等等,商界的精英更是不勝枚舉。不管是從事什麼事業的華人,不管他們走到哪裏,但都始終記著自己是炎黃子孫,“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是他們的共同心聲,他們以回國講學、辦學、投資、祭祖等形式表達對祖先的感激之情。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籍華人李政道博士198457日回國拜謁黃帝陵時,在留言簿上寫到“世界各族皆兄弟,黃帝子孫獨人傑”。海外龍的傳人從另一個角度發揚光大了龍鳳精神。

當今世界各地的不管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的華人之所以都以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是因為所有的華人已經脫離了“龍崇拜”的趣味,而是為中華民族的龍鳳精神而自豪!現在很多盛會上,龍的傳人會情不自禁地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的龍鳳精神。199771日,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政府的日子,這個日子因結束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而為世界矚目。龍,在慶祝回歸的活動中扮演著特別醒目的角色:“香港寶鼎”上有象征五十六個民族的龍鱗;“金龍獻瑞”燈飾喻示中華民族是一條巨龍。由香港亞洲電視臺和大陸十家電視臺聯手拍攝的大型電視片《二龍抱珠》則將黃河、長江喻為“二龍”,將香港喻為“龍珠”,以“二龍抱珠”喻示源遠流長血脈相連的中華龍文化。當中國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時候,龍的傳人在天安門廣場自豪地舉起了騰飛的巨龍!自古至今在全國各地都有以龍、鳳命名的地名、企業名……

中國的“龍、鳳”源於圖騰,又超越了圖騰,是文化的創造,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創造出來的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吉祥符號和美好象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來看,不論朝代如何更替,曆史怎樣變遷,龍鳳文化始終是一脈傳承永不衰敗,究其原因是龍鳳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正是龍鳳精神始終激勵著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生生不息,奮鬥不止,成為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團結向前的精神紐帶。我認為現在可以把龍鳳精神概括為:

 

陰陽辯證的唯物精神,

天人合一的生態精神,

以人為本的民本精神,

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

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

懲惡揚善的正義精神,

崇尚科學的創造精神,

造福眾生的奉獻精神,

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

與時俱進的開拓精神,

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

誠信仁孝的重德精神,

友愛互助的團結精神。

 

第六節、弘揚光大龍鳳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鑄造出來的龍鳳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龍鳳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

我們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至今,是因為我們有民族精神——龍鳳精神。許多外國古代文明之所以消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他們之所以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是因為宗教神秘主義的惡果。餘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中說:“佛教,不僅是印度的最高智能,也是全人類宗教文化的極致形態。但是,早在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已基本消亡……在一個地域,幾種文明的消長起伏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偉大的佛教的故鄉卻沒有能夠好生維護住佛教,卻是人間一大恨事,更是那片土地對文明的重大遺失。”餘秋雨先生之所以對佛教在印度消亡感到困惑不解,是因為它不了解宗教的本質。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現實世界在人們意識裏的虛幻的、歪曲的反映。因為宗教不是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正確反映,所以它不是真理,所以任何宗教都會走同樣的一條路:產生→發展→衰敗→滅亡。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根本動力是科學,而宗教卻阻礙了和學的發展。我們的祖先之所以創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而且延續至今,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沒有受到宗教的桎梏。歐洲之所以率先進入了現代工業文明,是因為他們發起的“文藝複興”運動擺脫了宗教的桎梏。我國跳出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模式以後,之所以立即進入了現代化建設的快車道,還是因為我們沒有受到宗教的桎梏。現在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有兩種:一種是繼續走蘇聯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像朝鮮;另一種就是宗教泛濫的國家。科威特、前伊拉克等宗教泛濫的國家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有石油,一旦石油枯竭,大多數的平民就會立即變成乞丐。宗教的最大危害是把人們引向了虛幻的神秘主義,喪失了理智的精神。拜火教的烈火把波斯帝國的統治者和人民烤得暈頭轉向、忘乎所以,喪失了理智的精神,所以波斯帝國滅亡也就成了必然。拜火教也就隨著波斯帝國滅亡而滅亡。埃及和巴比倫王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是因為宗教的把他們的國王和人民人們引向了虛幻的神秘主義,喪失了理智的精神。古希臘雖然創造過璀璨的古代文化,但因為受到過分的神崇拜的影響和宗教神權的摧殘,所以也沒有形成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事實上餘秋雨先生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1999929日寫的題為《哀希臘》的日記中說:“雅典機場顯得過於狹小和陳舊,像一個小城式的汽車站,這與雅典的千古美名差距太大了。也許我沒有權力取笑它,它輝煌在兩千五百年前,而到飛機出現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爭奪輝煌的競賽。不過,作為一個門戶,機場畢竟也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城市的盛衰……出了機場仍然不習慣,無法把眼前的一切與希臘聯系起來……但肯定不應該像眼前那樣平凡的略覺含傖,既失去古代的格局,也沒有現代都市的規劃……倫閑散,在歐洲,意大利只能排到第三。第一是希臘,第二是西班牙……然而如果讓我直言,希臘人的這種生活方式也包含著許多弊病。首先是整個社會失去了精氣神,有很大一部分閑散走向了疲憊、慵懶和木然。這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貧血和失重,又難以與現代世界合拍,結果被現代文明遺落。”奧林匹克精神應該是古希臘人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競爭、進取精神又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今天的希臘人已經不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強者……在孔子時代,希臘的確出現過不少思想大師,但是一個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僅靠幾個思想大師是不行的。古希臘人曾經跪倒在自己意象的許多神的腳下,特別是那個太陽神阿波羅。但龍的傳人中的英雄都在神之上,女娃戰勝了天神,後來的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的神話也表現了我們的先人與大自然抗爭、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們中華民族沒有真正崇拜過什麼神,我們崇拜的是具有龍鳳精神的民族英雄。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龍鳳精神永遠激勵著世世代代的龍的傳人。

在新時代弘揚光大龍鳳精神必須拋棄封建正統觀念和狹隘民族意識,必須明確龍鳳精神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的精神。何謂封建正統觀念和狹隘民族意識?193745日國民黨派張繼、顧祝同在黃帝陵前宣讀的祭文中寫道:“醜虜蚩尤,梗化作亂;愛誅不庭,華夷永判。”筆者認為,這幾句話就體現了蔣介石和他的禦用文人的封建正統觀念和狹隘民族意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也許蔣介石和他的禦用文人的身體中就有蚩尤的遺傳基因!秦始皇和劉邦為什麼敬仰蚩尤?因為他們沒有把蚩尤當“外人”,蚩尤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且是發達的東夷部落的一個傑出的領袖。東夷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東夷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經過數千年的中華民族大統一,各部落、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相互進行文化交流,所以無論是從血緣上還是從文化上已經無法分清。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由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龍鳳精神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的精神。56個民族就像56個兄弟姐妹一樣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的成員。在當今社會,封建正統觀念和狹隘民族意識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民族分裂主義。直言不諱地說,在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小國都必須依附某個大國或國際集團,否則他們的安全就難以得到保障。但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1/4以上的中華民族,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武力上,都可以和任何一個國家和國際集團抗衡。臺灣、西藏的某些鼠目寸光的民族分離主義分子,別看他們現在道貌岸然、自以為是的樣子,假若他們今天從祖國分離出去,明天他們就不得不像哈巴狗一樣恬不知恥地去投靠某個大國或國際集團,否則他們說不定哪一天就像曾經得意一時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一樣落個國破家亡、身陷囹圄的可悲下場。龍鳳精神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的精神,只要我們繼續弘揚光大龍鳳精神,龍鳳精神就會產生無所畏懼的戰無不勝的力量!每一個民族、每一個龍的傳人,讓我們為我們的龍鳳精神而自豪吧!讓我們為我們的龍鳳精神而驕傲吧!

 

 

  本頁關鍵詞:打擊法輪功名站 學術批駁 科學剖析 邪教 會道門 李洪志 法輪功 法輪大法 剖析李洪志的欺世謊言 歪理邪說 法輪世界 長生不老 黃帝內經 性命圭旨 長沙馬王堆漢墓 導引圖譜 氣功 法輪自轉周天法 氣功反應 氣功偏差 走火入魔 精神病不是病 房中術 男女雙修 喇嘛教 煉丹術 龍鳳崇拜 龍鳳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 無神論 辨證唯物 陰陽思想 齊魯文化 齊魯民本思想 以人為本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婆羅門教 佛教 因果報應 轉回輪世

繼續瀏覽

自序

目錄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