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医关于九种体质和糖尿病类型
中医博大精深,我不是医生,我只是研究、写作我感兴趣的领域,所以我不知道中医怎样辨证论治糖尿病。我妈患糖尿病三十多年,患糖尿病6年后看中医,终生定期用中药调理。中医师对我妈说,虽然中医不能根治糖尿病,但是能有效延缓糖尿病性肾病并发症。通俗地说,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健肾。
我妈患糖尿病与贪食、偏食、好吃甜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我妈患糖尿病前肥胖多年。我知道糖尿病、高血压等很多疾病有遗传因素,我妈患糖尿病了,所以我从40岁起很注意自觉节食,控制体重,我的体重仅属于超重,不够肥胖的标准。我不偏食,更很少吃甜食,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患糖尿病?带着对糖尿病的困惑上网了解。
我在百度先后输入“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糖尿病类型”“辨证论治糖尿病”等检索……网上的东西很多、很乱,我根据之前积累的中医知识,得到了两大收获:
一是,知道了中医关于人的体质详细分类:中医根据体质情况的不同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九种。平和质是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患病少。其他的体质都是不正常体质,都是易患病体质。
二是,知道了糖尿病高危人群按中医体质大致可以分为六种体质:1.湿热质: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体困倦;大便燥结或黏滞,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2.阴虚质:口干口渴,夜间为甚;手足心热,睡眠差;多食易饥,体形消瘦,小便多,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3.痰湿质: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纳呆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或厚腻。4.气郁质: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嗳气,睡眠较差;舌淡红,苔薄白或腻,脉弦。5.气虚质: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易出汗,舌质淡嫩,苔白,脉虚或弱。6.阳虚质:形体白胖,平素精神不振、畏寒,手足不温,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
我根据自己的症状,判断自己属于湿热质,但是对“湿热”还是不明白。
因为我了解药物化学,所以我很清楚,所有的化学合成药物只能控制血糖,但是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是举世公认的慢性病。
另外,还了解到一些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众说纷纭,我短时间难以确定谁对谁错。所以,我决定请中医专家辨证论治。
|